
2006年冬至,华商网友身着汉服钟楼“祭天”

2006年冬至,祭祀时,赞礼官颂读祭文

2006年冬至,华商网友身着汉服钟楼“祭天”

2006年冬至,赞礼官敲响钟楼“景云钟”
华商网记者 刘强 摄
2006年活动回顾:弘扬中华文化 西安网友穿汉服钟楼“祭天”(图)
华商网 乔静 独家网罗 2007年12月22日是中国的冬至节,届时,西安市博物院将举办“丁亥年冬至长安汉服迎日祭礼”活动,期间进行的祭扫、盥洗、进位、奠玉币、荐毛血、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燔燎、赐胙等仪式,将带您再现古典神圣那一刻。
诚征主祭人一名
再隆重的仪式也需要有主祭人的参与,只要您是一位年龄在30岁以上的男性、只要您是一位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只要您身体健康,只要您身高在1.70米以上,您就快快行动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来,欢迎您的加入!
迎日祭礼
出于对于天的敬畏和崇拜,民间在冬至时有一种 “迎日”的风俗。迎日活动中需要的物件是一种叫做日晷的东西,其实就是一个简易的日影仪——《月令章句》说:“冬至为极,昼露极短,去极极远,晷景极长。”人们常常通过观察日影来预测来岁的丰饶,《易通卦验》曰:“冬至之日,见云送迎从下向来,岁大美,人民知不疾疫。无云送迎,德薄岁恶。故其云赤者,旱黑者,水白者为兵。黄者,有土功诸,从日气送迎其效也。”又曰:“冬至之日,立八神树,八尺表,日中视其晷如度者,则岁美人和,晷进则水,晷退则旱。进一尺则日食,退一尺则月食。”又曰:“冬至之始,人主与群臣左右纵乐五日,天下之众,亦家家纵乐五日,为迎日至之礼。”
除了祭天迎日,冬至节也是先民感怀祖德、祭祀祖先的日子。在传统生活中,祭这个字是渗入在日用常行的,节日里祭祖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中国的祭传统讲“敬如在”,比如,在时节转换的日子里祭祖,就好像祖先也和我们一起过节。一般来说,虽然不是正式家祭,但应该给祖先的灵位前祭献供品和香火,酹酒一盏而后全家在一起分胙、同庆。
九九消寒图
冬至民间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消寒图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以卜来年丰欠。
消寒图的形式很多。简单的是画纵横九栏格子,每格中间再画钱形,共得八十一钱,每天涂一钱,涂法是“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民间歌谣谓:“上阴下晴雪当中,左风右雨要分清,九九八十一全点尽,春回大地草青青。”
冬至节来源
冬至节,又名冬节、大冬、亚岁、履长节。中国古代以二十四节气计时间。冬至为二十四节令之一,即在大雪之后的第十五天,斗指子为冬至。此日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是一年中最为寒冷之日,标志冬尽春来,是冬春转变之时。 冬至节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周代建制,以十一月为正。秦代沿其制,也以冬至岁首,故把冬至视为过年。汉代称冬至为冬节,官场互相庆贺。南北朝时仍称冬至为亚岁或岁首。 冬至节的主要活动是祭天,送寒衣,绘制九九消寒图,节日饮食具有冬季饮食的特色。
活动地点:西安市博物院 (小雁塔院内)
活动时间:2007年12月22日14:00至16:00
咨询电话:029-86519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