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民通过广场大屏幕关注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背景
    在两万余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多次以口语化的文风来表达政府工作报告的宏大内涵。这种发端于胡锦涛一句“不折腾”的“白话新风”正在深刻影响中国政坛。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的会议上向起草成员提出,报告要用百姓易于理解,让百姓听得懂的语言来写。
  “只要政策对头,措施得当,落实有力,就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要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
   在两万余字的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多次以口语化的文风来表达政府工作报告的宏大内涵。整场报告,温家宝总理“白话”式的报告共被代表们报以30余次的掌声。>>详细

 
    2008年12月18日,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的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的“不折腾”三个字刚落音,人民大会堂观众席随即传来会心的笑声。
    一句很普通的口语,显然让大家觉得十分亲切。但笑声也说明观众是听懂了“折腾”二字的所指,也听懂了“不折腾”的含义。>>详细

    2月12日,温家宝总理等国务院领导邀请13位基层群众代表到中南海,听取他们对政府工作的意见。
    “你们应该是中南海的主人,来到这里就像到家一样。”温家宝一句家常式的招呼,让代表们紧张的表情开始放松。
  他看到每个人面前放着几页纸,接着说:“不要照稿子念,我要听你们讲心里话。赞扬的话不讲,省出时间多讲意见和建议。>>详细

   “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3月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详细
   “只要政策对头,措施得当,落实有力,就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要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
    “让人民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
    “每一分钱都来自人民,必须对人民负责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详细
    “关键时刻顶得上去、帮得上忙、管得上用。
     ——3月3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做政协工作报告中对新时期政协履行职能的角色定位,用以说明政协与中共党委、政府的关系,并为政协找准定位。>>详细
    “哪壶不开提哪壶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想想看,我连我自己家里花多少钱都不知道。
    “我是祖国的儿子、人民的服务员、朋友的朋友、知识面前的小学生。
     ——李肇星在人大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 >>详细

    “下面吃快餐,快问快答
    “我听得很明白,你问题的重点是说你这个手机网很受欢迎。顺便问了我一下有多少关于农民工的提案。
    “你这个问题与刚才那位记者问题是重复的
    ——赵启正在政协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 >>详细

“不折腾”让中国政坛兴起“口语风”
    众所周知,中国的政治大会向来严肃而严谨,而由于人民政协理论严谨、程序性强,因而多年来的政协大会报告深度有余、轻松不足。此次报告一改“冷面孔”,延续了去年底中国政坛开始兴起的“口语风”。
   去年12月18日,在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未来改革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折腾”成为时下流行语,至今热度不减。
   这种“口语风”在中国政坛颇为流行。从官员上网欢迎网友“拍砖”,到地方大员激励改革,提倡“大哥”意识,官场变得不再是那么古板,与民众的距离悄然拉近。>>详细
“白话”引起共鸣 凝聚信心
    用明白晓畅的语言和国民沟通、让政治从庙堂高阁走到田间地头的做法,可以引起强烈共鸣,凝聚国民信心。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散文家赵丽宏说:“温总理的讲话很有个性,比较通俗又很有激情,宏观的用词比较少,百姓都看得懂,如果百姓看不懂,那报告也就失去了价值。”
  全国政协委员邓亚萍在会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政府工作报告的语言有变化,非常实在,你看,我都用笔在觉得精彩的地方画上了记号,这样的用语让老百姓更容易接受。”邓亚萍边说边给记者看她手中的政府工作报告。
  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54岁的浙江温州永嘉县农民陈飞说:“听到总理的报告,格外亲切,没想到咱们的政府工作报告会有这么通俗的语言。这不仅仅是语言上的变化,也让我感觉到政府工作吹起的新风。”>>详细
群众与政府之间有了更多“共同语言
   两会工作报告不仅是给代表、委员看的,也是给广大群众看的。以什么样的“语言”说话,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包含着大学问。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那些充实着大话、空话、套话的“官腔官调”,或者高深莫测、晦涩难懂的呆板文章,群众显然既不想看也不会看。一个好的报告就应该是让群众喜闻乐见的报告,让群众觉得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报告。>>详细
“群众语言”来自于深入群众
    善于运用“群众语言”,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态度。不深入基层、不了解群众,是说不出几句“群众语言”的。只有深入群众的生产生活,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才能让说出的话、写出的文章符合群众口味。
    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这方面也做出了表率,正是因为他们经常深入基层,与群众拉家常,了解到真实情况,才积累了大量“群众语言”,一句“不折腾”更是传遍世界,堪称典范。>>详细
专题制作:指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