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中国报道
国土部称25%统计局称1.5% 两部门为房价数据打架
http://news.hsw.cn    来源: 西安晚报  2010-04-01 03:29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国土资源部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让国家统计局1.5%的房价涨幅数据顿显苍白无力。“2009年全国住宅平均价格为4474元/平方米,涨幅达25.1%,为2001年以来最高水平。”上述报告的监测结果显然更接近公众的直观感受。

  国土部报告称去年房价涨25%

  国土资源部下属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全国城市地价监测组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全国住宅平均价格为4474元/平方米,涨幅达25.1%,为2001年以来最高水平。

  上述报告全称为《2009年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状况分析报告》(下称报告),列明了从2001年到2009年间全国105个城市的地价以及房价变化。报告显示,9年间,2008年是唯一出现房价下降的一年,降幅为1.89%。

  相比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2009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涨幅——“1.5%”,上述报告的监测结果显然更接近公众的直观感受。报告指出:“商住综合地价与商品房价格均呈快速上涨趋势,房价上涨幅度远高于地价,商品房价格及增长率均为2001年以来最高水平。”

  首度承认地价和房价相关性大

  值得注意的是,该报告同时坦承,“房价与地价二者呈现较大的相关性”,35个重点监测城市的居住地面地价和住宅价格相关系数达到0.848。

  而在去年,国土部一度宣称,地价并非推动房价的因素。可查资料显示,去年7月,针对市场指责地价推高房价的声音,国土部特意进行全国性调查,并公布了“中国地价占房价平均为23.2%”的研究成果。

  但经过2009年的疯狂,此番发布的报告显示,全国重点监测城市居住用地的同时点地价房价比均值已达到31.29%,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等地区的一些城市,其比例更高。报告称,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宁波5城市地价占房价比已经超过40%,其中宁波更是颇为惊人地超过50%。

  宏观政策对住宅价格影响明显

  此外,报告分析指出,宏观经济形势以及调控政策对于居住用地和住宅市场的影响,分别大于对商业用地和商业物业市场的影响。

  报告称:“2007年和2009年房地产市场火热之时,居住地价增长率和住宅价格增长率均分别超过商住综合地价增长率和商品房价格增长率;2008年房地产市场低迷时期,居住地价增长率和住宅价格增长率则分别低于商住综合地价增长率和商品房价格增长率。” 据《东方早报》

  专家分析

  统计局数据确实不准确

  中国指数研究院指数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张化学表示,事实上我国对房屋售价统计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住建部根据房地产交易中心的交易价格统计的房价系统;一个是国家统计局根据房地产企业填报的数据形成的房价数据系统。两种统计系统相比,住建部的数据要更准确。统计局的数据确实存在不准、不连续、不全的缺陷。

  此前,现任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也坦承,现行房地产价格统计制度和方法确实有缺陷。

编辑:李斌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国土部报告称2009年房价涨25% 10年来最高 03-31 13:00
统计局:物价统计将采用新方法 部分纳入房价因素 03-30 15:00
温州炒房团砸1亿买南京百套房 房价越高越要炒 03-29 17:53
高房价推高白领返乡潮 网友戏称“放自己一马” 03-25 06:38
有了“超低价”,房价更难降 03-23 17:08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