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曾传出敲击声?
昨日,有媒体报道称事故井下传来了敲击声,本报记者核实后发现这一说法来源于一名被困者家属。连日来,她每天来到矿区期盼好消息,在最近一次试图靠近井口时,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有人在此时告诉她,“井下曾传出有人敲钢管的声音”,这让她有了一丝安慰。但指挥部新闻发言人对这种说法未予认可,表示“至今井下被困人员仍没有传递出任何信息”。而一名曾到井下抢险的人员说,他贴着钢管听,但没有听到声响。
因为最佳的“黄金救援”时间已经错过,苦苦等待的家属们越来越焦躁不安。连续多天,记者在矿区见到家属与警方冲突。
潜水员下水探测方案被放弃
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地面上的救援人员较前几日少了很多,这是因为抽水管道从井口铺设到井下,除换班休息外,3000多人参与救援。
记者获悉,指挥部正在研究能不能派水下机器人下井探测。但水下机器人从未在煤矿救援中使用过,得分析井下的情况后再决定是否下水摄像。同时,原本准备让11名潜水员下水探测的方案,也因考虑到井下有矿车、皮带、电缆等尖锐硬物而放弃。据了解,153名被困人员来自14个省(区),目前已有133户587名家属来到事故发生地,还有20户正在途中。 本报特派山西记者 孙强
编后
矿工的生命尊严谁来保障?
今年3月,已有多起矿难冲击着我们的神经:1日,内蒙古乌海煤矿透水32人亡;15日,河南省新密市东兴煤业有限公司发生火灾,25人遇难;22日,河南省泌阳县顺达矿业透水事故6人遇难,至今仍有3人下落不明;28日,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153人至今被困井下生死未卜;31日,河南伊川又发生矿难。
在频繁矿难的背后,我们都能找到安全管理不严、隐患排查治理不认真等问题。比如新密市安监局长在矿难发生几天后还是一问“十不知”。安全工程科学研究中的“海恩法则”说: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要消除一起严重事故,必须提前防控1000起事故隐患。
同样是在3月,温总理的一句“有尊严地活着”令无数中国人动容,而生存又是尊严的前提条件,当安全保障不在,一切又该从何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