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陕西
西南大旱引反思 专家称优质黑河水冲马路太可惜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0-04-02 04:30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昨日,在政协西安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学习讲座上,省水利厅副厅长洪小康就“水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的有关问题作了专题辅导。面对西南大旱,水的问题成了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今年年初,西安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就组织了部分委员和专家学者,对西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专题调研。据介绍,西安是全国40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目前,西安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3.47亿立方米,人均地表水资源占有量234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8,全省人均占有量的1/4,远远低于国际社会公认的维持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人均拥有水资源量的低限值。

  调研报告称,西安市的地表水利用量仅占水资源总量的30%。西安市年城市雨水利用量约达8000万立方米。但由于城市没有形成汇集径流雨水的有效利用途径,使雨水没有成为有利资源,却成了导致城市内涝的“罪魁祸首”。

  有关专家指出,西安市中水管网建设步伐缓慢。大量优质的黑河水被用于工业、农业、基建、城市绿化、道路冲洒和家庭冲厕,其实这些“任务”都可以由经过处理只是不能喝的中水来完成。有关方面表示,若是能够将污水处理后所形成的中水全部利用,每天可利用的中水达近万吨,等于再建一个黑河引水系统。

  委员们建议,要立足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超前建设水资源储备工程,制定西安市中长期水资源战略研究。在基建项目审批上,应对全市规划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项目要求规定配套建设中水、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限定全市景观、绿化用水必须优先采用地表水、雨水、中水。同时,政府要采取奖励或减免税费的办法鼓励本地企业开发中水、雨水收集成套技术设备。 本报记者 刘兢

编辑:李斌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水利部反驳“水电开发致西南大旱”说法 04-01 10:16
茅台镇部分酒厂拉水维持生产 大旱恐导致酒价上浮 03-30 03:34
西安部分茶叶涨价一成 受西南大旱春茶减产所致 03-30 03:31
西南大旱茶叶减产 西安茶叶市场或将面临涨价 03-28 22:46
贵州大旱洗浴中心照常营业 称:干旱和我们没关系 03-27 05:29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