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黄土塬上的污油泥渗漏,工人们正在抓紧打捞污油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邓小卫 摄
污油泥从山顶的蓄油池泄漏后,在山谷间留下一道黑色的“瀑布”
第一道大坝,附近村民也加入到抢险队伍之中
3月31日,洛川县交口河镇发生污油泥泄漏事故。昨日下午,延安市市长陈强赶到清污一线。面对2000余抢险人员与媒体记者,他当场表示一定要全力以赴,绝不留下一滴污染物。
事件回顾:洛川一污油泥处理厂发生塌陷 致大量污油泄入洛河
动态:洛川一污油泥处理厂塌陷污染洛河 已初步得到控制
批示:洛川污油泥流入洛河千余人拦截 李克强作出批示
每一块石头都清理运走
陈强走进深沟,查看污油泥渗入土壤及石缝情况,他说自己实地看了后发现问题确实比较严重,“大家一定要认真重视,千万不要把污油泥给埋了,这样会造成二次污染。请大家一定要把受到污染的每一块泥土,每一块石头都清理运走,绝不要给环境留下哪怕一滴污染物。另外,请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在难得的好天气里,请大家务必努力,尽快把险情排除掉。”
据悉,陕西长大石油化工产品有限公司洛川污油泥处理厂蓄油池泄漏事件发生后,延安市就组成了以副市长师合林为组长的抢险工作领导小组,与随后赶来的国家环保部和省环保厅的相关领导和专家一起,制定方案并组织人员抢险。昨日,省应急办等单位也相继投入到抢险工作中来。
280名民兵参加抢险
昨日抢险进入关键一天,2000多抢险人员一字排开,从位于山顶的洛川污油泥处理厂到深沟,然后沿沟底蜿蜒至洛河岸边。
与发生泄漏的污油泥处理厂蓄油池一墙之隔的4亩苹果园最先被污油泥冲刷,事发后就有七八十群众聚集在这里,用勺子等工具将污油泥舀进塑料编织袋。由于流进果园里的污油泥实在太多,直至昨日下午3时许,群众才将所有污油泥及被污染土壤、柴草等装袋。
果园下方的河道里新铺设了三条塑料管道,把沟内泉眼冒出的水直接引到洛河里,工作人员说,这样做的目的是怕水冲刷后,污染物更不好收集。
与此同时,抽运蓄油池剩余污油泥的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中,工作人员用抽油泵将污油泥送进罐车,再运到安全仓库。截至记者发稿时,蓄油池剩余污油泥还有相当一部分。
在抢险队伍当中,身着迷彩装的陕西省某陆军预备役141师二团的280名官兵引人注目,该团政委牟标说,昨日凌晨,他们接到师部抢险命令。于是,他们发出紧急集合令,3小时后所有民兵集结完毕,早晨6时许就赶到现场投入抢险。
村民:蓄油池可能有隐患
昨日,记者实地走访了洛川污油泥处理厂蓄油池。
污油泥处理厂建在一条山梁的顶部,南边的苹果园比厂子低两三米。村民们介绍,这片苹果园原来是一个碾麦场,旁边有4个窑洞。20多年前,碾麦场搬走后,窑洞也逐渐废弃。
而蓄油池恰好在这些老窑洞上方。据知情人讲,修建蓄油池时,施工人员先挖出深坑后,再进行地基处理,然后用水泥砌四周和底部。“这个蓄油池里存放了2000吨污油泥,也许压力太大,再加之四周缺乏支撑,底部又恰巧是老窑洞,时间长了可能会压裂底部导致渗漏!”参与抢险的人士分析后说。
由于目前蓄油池里还存有不少污油泥,无法对裂缝进行勘验,所以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但村民推测认为,“可能在做蓄油池时工程质量存在隐患,否则钢筋水泥做的‘锅底’怎么会泄漏呢?” 本报记者 王卫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