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援人员将幸存者抬出井口 新华社发
第一批被营救矿工抵达山西铝厂医院
第一批出井的被困矿工被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 本报特派山西记者 陈团结 摄
今晨零时38分,第一批被困矿工被抬出井口新华社发
华商报山西专电(特派记者 孙强)今日零时38分,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救援现场传来特大喜讯:在被困8天之后,第1名矿工成功获救。
在井口守候的家属和参加救援人员立即报以热烈掌声。
接着,陆续又有8名获救者安全升井,随后4人被立即抬上守候多时的救护车,送往医院进行抢救。10多分钟后,有消息传来4人生命体征正常。
下井救援人员表示,“井下还有很多人活着,但具体数目还无法确定”。
本报特派山西记者在井口附近看到,陆续有4辆救护车闪着灯迅速向河津市驶去。从矿井口通往河津的路边上停着近百辆救护车,已经做好了准备。
随后,另外5名升井者也被送往医院抢救。今晨1时左右,在首批救援人员发现9名幸存者之后,第二批救援人员已经下井展开搜救。
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也在凌晨向救援人员发来慰问信,并要求加大救援力度。
据悉,大规模井下救援是在昨晚10时50分许展开的,有10个救援分队共计100余人陆续下井搜救。据回风巷井下排水人员报告,当时井下再次传来生命信息,巷道深处有多处灯光晃动,救援人员于是努力向几处灯光靠近。
据记者了解,截至昨日22时15分,王家岭矿透水巷道最低处巷道顶已露出水面,标志着下井救人条件初步具备,人员被困处与外面空气连通。
8天救援 与死神赛跑
截至昨日下午,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已经过去了整整7个昼夜——事故发生后,胡锦涛、温家宝指示,“要做好干7天7夜的救援准备”。从3月28日至4月3日,本报记者在王家岭矿抢险现场亲眼目睹了这7个昼夜紧张的救援。
第1天 3月28日
当日下午1:40,事故发生。次日凌晨0:30,赶到现场。记者在临时指挥部看到,一名男子手写新闻通稿,其中有“0:14,开始排水”字样。
但当时,大规模的抽水排水工作尚未开始。
第2天 3月29日
2000米长的抽水管道被送到矿区,8台每小时排水125立方米的水泵也运到了,大量排水设备正从各地紧急调运。附近7支矿山救护队200多人赶赴现场展开抢险救援。
新闻发布会当日召开,透水事故原因成为焦点——一度传出系意外凿穿地下水所致。
第3天 3月30日
现场排水工作形势严峻:水泵功率大、电力不足,导致无法正常抽水。前一天预计的每小时560立方米的排水流量,因此未能实现。井下水存量预估有14万立方米左右。如果按“每小时560立方米排水流量”,需要排放10天。这让所有人都揪心。
第4天 3月31日
中午,重达13吨的主井泵安装完毕,排水量达每小时450立方米,10寸粗的排水管道焊接即将完成,指挥部预计,加上此前几条6寸粗的排水管道,排水总量可达每小时1300立方米,透水矿井的水位下降20多厘米。
第5天 4月1日
近千名救援人员进入井下作业。最重的泵重近14吨,全靠人扛肩抬,将其分拆后运到井下再安装,一台泵花了七八个小时。
14万立方米积水仅累计排出3.75万立方米,排水进展速度不是很理想。
第6天 4月2日
下午2时许,2号钻孔井下被困矿工敲击钢管的声音传到地面,并传出了喊话声。
地面排水在加紧,已接近每小时1000立方米。
第7天 4月3日
下午,数名潜水员进入井下,几小时后返回,透露说,井下情况较为复杂,水很浑,人在井下只能扶着巷道的墙壁前行,水深大约齐腰。
排水还在加紧,总排量每小时2000立方米。
第8天 4月4日
大量不明水源不断补充进来。已投入运行水泵达20台,总排量每小时达到2535立方米。累计排水量达到10余万立方米。
今日凌晨,奇迹终于出现,9人获救…… 本报特派山西记者 孙强
矿长瞒报曾获缓刑 县政协副主席被查
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的河南伊川国民煤业(白窑六矿)矿长王国政目前已自首,值得关注的是,2009年5月该矿曾发生过瞒报事故,王国政被判缓刑。伊川县包矿领导(负责承包该矿安全)、县政协副主席王留君已被洛阳市纪检监察部门立案调查。
3月31日19时20分许,事故发生后,矿长王国政、副矿长和4名驻矿安监员逃逸。这给抢险救援工作和确定井下具体人数及作业地点带来了极大困难。
官方通报说,事故发生后,抢险救援指挥部立即安排部署对有关人员的抓捕和控制。截至目前,煤矿事故主要责任人王国政自首,技术矿长王政卫、记工员何清水(王国政的姐夫)被抓捕归案。
目前,事故已造成20人死亡、2人受伤,51人安全获救,仍有24名被困矿工下落不明。 中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