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中国报道
中国建筑短寿 网友痛心背30年贷款买30年寿命房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0-04-07 07:18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中国每年消耗全球一半的钢铁和水泥用于建筑业,产生了巨大建筑废物,现在政府号召房地产开发企业提高建筑质量,将目前30年的建筑平均寿命延长至100年。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近日举行的第6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说,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只能持续25~30年。很显然,如此短寿的建筑每年将产生数亿吨建筑垃圾,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巨大的环境威胁。

  相比中国的30年平均建筑寿命,发达国家建筑,像英国的平均寿命达到了132年,而美国的建筑寿命也达到了74年。

  其实,“国内新住宅平均寿命仅30年”早在2006年举行“全国第七届建筑物改造学术研讨会”上就提出来了。而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100年。

  为什么“短命”?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陈宜明表示,房屋自身的建筑质量问题和政府的盲目拆迁是建筑“短命”的重要原因。

  原因一:质量差案例:上海“楼倒倒”

  设计缺陷使得一些建筑“未老先衰”,不堪续用。一些开发商为最大化降低成本,往往以牺牲建筑的某些功能,尤其是“超前”的功能为代价。而2009年不断出现的“楼倒倒”、“楼脆脆”等建筑质量问题,给政府敲响了警钟。

  2009年6月,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一幢13层在建商品楼,因施工程序错误形成地基压力差,楼体整体倒塌,造成一名工人死亡,被网友称之为“楼倒倒”。2009年7月,南京城南花神大道入口旁正在施工的“中兴大楼”靠近公路一侧发生塌方,被网友称之为“楼脆脆”。

  原因二:乱拆迁案例:南昌四星酒店拆除重建

  南昌市1999年建成的、被评为优质工程的四星级五湖大酒店,今年2月6日被爆破拆除,要在原址重建一座五星级酒店;福州市台江区内一所投资1500多万元刚刚建成的现代化小学,因重新规划建中央商务区,即将被拆迁……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吴伟说,规划滞后、混乱,与未来城市发展步伐不协调,建筑质量再过硬也难逃“夭折”厄运。一些地方甚至存在“规划跟着领导变”的怪现象,领导换一届规划就得调一回,一些“年富力强”的建筑因此被拆除时有发生。

  “短命”危害大

  建筑“短命症”流行,不仅造成经济负担、资源浪费、环境压力,还会导致一些权属纠纷。

  危害一:耗资巨大

  上海市高级经济师顾海波曾算过一笔“建筑短命”浪费账:2005年全国城镇住宅建筑面积达99.58亿平方米,以平均每平方米建安造价1000元计算,如其使用寿命由平均30年增加为50年,则可节约6.67万亿元,可用来建造100万元一所的希望小学667万所。

  危害二:污染环境

  大量尚处于使用年限内的建筑被拆除,还会造成资源耗费,并因产生大量粉尘和废弃物,增加环境负荷。我国著名土木工程专家、工程院院士陈肇元不无担忧地说:“‘短命建筑’的后果相当严重,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更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威胁。如不采取措施,今天建成的工程二三十年后甚至在更短的时间内又将翻修或拆除重建,我们就会陷入永无休止的大建、大修、大拆与重建的怪圈之中。

  危害三:社会问题

  现在商品房住宅的产权是70年,比其平均使用寿命周期要长40年,建筑“短命”所造成的“权证在、物业亡”的脱节现象,将引发一连串的社会问题。

  网友发言

  背30年贷款买寿命30年的房,这太可笑了!

  30年的平均寿命让中国网民们惊叹不已。如此短暂寿命与如此高价房的对比,确实让人不可思议。

  痛恨型:

  -浙江网友:很寒心,很悲愤!

  -北京网友:我们贷款30年才能还清,现在告诉我们房子寿命只有30年,这岂不是太可笑了!

  -广西网友:我的外婆90岁了,现在还住在100年前由自己祖上用糯米加黄泥夯实的黄土房子里,可现在是钢筋加水泥,技术先进了,而人的良心却退化了!

  -重庆网友:如果这个统计无误的话,那么我们要问的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现在好多上世纪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的房子都被拆了或将要被拆,是质量问题么?显然不是。是因为土地的稀缺,现在的地价早已远远超过了这些房子的房价!

  质疑型:

  -北京网友:报道也只是说平均寿命30年,没必要引起这么大的恐慌吧,这与如何计算、范围等方面都有关联吧,住房平均寿命应该没那么低。

  -山东网友:我感觉这个消息是假的,因为太不可思议了,希望政府出面解释一下。

  本组稿件综合《中国日报》、《瞭望》等

编辑:李斌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学者称中国多数建筑设计使用寿命只有50年 04-07 04:52
中国建筑何以如此蹝短命蹞 04-07 03:03
中国建筑平均寿命仅为30年 英美两国均超过70年 04-06 03:53
边家村新建小区建筑工地通宵施工 噪音扰民 04-01 10:28
“中菲香槟城”五证不全违法建设并销售 将被查处 03-31 05:24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