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原创
图文:西安关中民俗博物院掠影 海量藏品不虚此行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  2010-04-08 01:22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现场观众为老腔剧团的倾情演出连声叫好 华商网记者 朱羽喆 摄

博物院内一角,一位姑娘正在制作拓片

  华商网讯(记者朱羽喆)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由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王勇超历经20余年创办,是以民俗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收藏、研究、展示为主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为一体的战略带动项目。该院座落在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中心带、隋唐佛教圣地南五台山脚下,东接翠华山,南拥五台山,西邻草堂寺,北瞰长安城,建设规模500亩,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总投资5.8亿元人民币,是陕西省和西安市“十一五”重大建设项目,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11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突出明清园林建筑风格,主要建筑有40院迁复建明清古民居、民俗展览馆、展厅、展廊、文物库房、戏楼、店铺、工艺作坊、研究中心、人工湖、祭坛广场和园林景观等。博物院的建成,不仅填补了民间文化文物馆藏的空白,而且开创了民间文化研究的新领域。

  博物院的丰富收藏都是来源于关中地区和黄土高原,依托丰富多样的收藏,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将为弘扬民族精神搭建广阔的平台。它将以民间信仰的祭祀活动、民间文艺的展演、农耕文化的节庆活动、对民间技艺的传承等形式进行开发利用,将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打造成陕西乃至全国的民间骨干文化产业,引领和推动当地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博物院收藏的拴马桩、饮马槽、石人、石狮、石龟等石雕艺术品12000多件,特别是雕刻精美、形态万变的拴马桩,为博物院增添了别样特色。这些拴马桩大都用青石雕刻而成,集中在一起,规模宏大,阵容非凡,凸显威猛之势,令人惊叹。它们的造型丰富,人物形象基本以胡人为主,其中十几件胡人妇女形象的拴马桩更是引人注目,代表了当时文化中进步的人文关怀与男女平等思想,也充分证明了宋明时期,我国西北各民族在关中地域的不断征战、迁徙和文化的融合。这些拴马桩不仅是我国一流的石刻艺术珍品,更是研究我国宋明时期西北民族历史的实物。这些石雕珍品不但为我国今后的艺术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影响,而且对艺术、民间文化和历史文化等研究机构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朱羽喆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