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商网讯 (吕琼)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活动昨天在大唐西市拉开序幕。活动精选了西部近百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和传承人参加展演。
中国西部幅员辽阔、历史悠久,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堪称民族瑰宝和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陕北的安塞腰鼓和子长唢呐名列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昨日的文艺表演中安塞腰鼓气势磅礴。随后,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蒙古族长调、流行于西藏山南地区的具有千年历史的广场舞蹈艺术形式――山南鼓乐、云南彝族“海菜腔”、陕西华阴老腔等特色表演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感染力。
座座具有民族风情的小屋分布在广场四周,这里是手工技艺类展区。白色“蒙古包”是内蒙古展区、带着圆形尖顶的“清真寺”是宁夏展区、被敦煌壁画包围的是甘肃展区、在翠绿“竹林”掩映中的是四川展区。贵州马尾绣、苗族银饰、安顺木雕,广西壮族绣球、织锦等都在这里亮相,最为引人注目的陕西民间艺人的作品,有九龙木雕、富县熏画,还有皮影、木版年画、剪纸、泥塑、草编以及核雕等。民间艺人们一边演示制作技巧,一边为观众讲解。
牛羊肉泡馍、凉皮、肉夹馍、水晶饼、葫芦头……美食也是文化遗产,这些有名的美食小吃全都是国家级非遗或省级非遗项目,是可以吃的文化遗产。
本次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被纳入第十四届西洽会统筹安排。主要包括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首届全国民办博物馆藏品博览会、大唐西市博物馆开馆三项主要活动,以及民办博物馆发展高峰论坛、民间文物精品展评、海外回流文物展、大唐西市艺术馆开馆等配套活动。其中,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的有来自西部各省区市的世界级、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类、手工艺类以及民间小吃类等近百个项目,参演人数达1000余人;首届全国民办博物馆藏品博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家民办博物馆将展示各自的馆藏文物艺术精品;参加海外回流文物展的有来自港、澳、台地区和美国、日本等国的50多家客商,共展出一万多件海外回流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