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就业歧视区域特点
在地方公务员的招考当中,不同地区的歧视状况也存在着不同的特点。
北京市的政治面貌歧视尤为严重,其公务员招考中政治面貌歧视占职位总数的比例比中央机关高出8个百分点,更高于调查所涉及的其他地区。
黑龙江的司法、公安系统就业歧视情况严重。司法系统的歧视更多涉及性别、年龄、身体特征等;而公安系统的歧视则突出表现为,富有地方保护主义色彩的社会身份歧视。
不少公安系统的岗位往往有黑龙江省警校毕业这样的要求。
除社会身份歧视外,浙江省的性别歧视比中央机关和其他省市自治区都要严重,全省822个岗位中存在着性别歧视,占总岗位数的两成多。
省级公务员中存在的性别歧视要远远大于地级市中存在的性别歧视,而经济发达城市的性别歧视反而要多于经济上欠发达的城市。
广西相对中央机关和其他省市自治区来讲,就业歧视的比例不高,类型也主要集中在年龄、健康和社会身份等方面。但调查报告指出,广西招考简章的规定模糊,对各个岗位的描述过于简单,难以从招考简章的描述中得到更多有效信息。
蔡定剑说:“目前的这个调研主要是面对公开的招聘信息,复试阶段的各种‘潜规则’难以鉴别。”
此外,调查报告还提到了几种现象,但现阶段尚未列入到就业歧视的类型当中。
一个是对应聘者毕业年限的要求,即报考条件中规定某一特定年限之前或者之后毕业的考生具有报考资格或者享受优惠和优先的权利。这虽然对应届毕业生提供了倾向性保护,但侵犯了往届生平等就业的机会。
一个是对工作经验的要求,即要求国有单位工作经验而排除私营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单位的工作经验,这实质上是排除非体制内的人报考。
再一个是对学历的要求,这主要体现为职位对学历要求的不合理。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校办公室秘书、地方税务局直属税务局基层征管岗位都要求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调查报告认为,这种要求“不仅没有必要,更是资源浪费”。
相关新闻:09年中国人幸福指数报告发布 公务员排名第一
《2009幸福指数调查报告》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赚到钱才能“赚”到幸福。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北方人比南方人幸福,男人比女人幸福,70、80后“房奴”们的幸福感并不少;职业排名中公务员和房地产从业者幸福感位居前两位。【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