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犯罪嫌疑人郑民生被押上法庭
遇害者家属在法庭上含泪旁听 新华社发
昨日上午11时59分,经过4小时的审理,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当庭宣判,“323”恶性杀人案被告人郑民生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宣判后,被告人郑民生表示要求上诉,并仍坚称自己的杀人行为是“被迫害”导致的。
庭审直击
案犯法庭上称“我是本分人”
昨日上午6时许,当地政府封锁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附近内环路的部分路段,为2小时后的开庭做准备。
■群众雨中聚集等候宣判
上午7时许,南平下起了小雨,“323”恶性杀人案8名遇难小孩、5名受伤小孩的家属在专车接送下,陆续到达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家属们下车后直接前往法院的第一法庭。记者在现场也看到,进入法庭内的家属多是男性,一名家属说:“其实一些死者的母亲已不愿意面对这个场面,怕会再勾起刚刚稍微平复的伤痛。”
上午8时,穿着囚服、留着小胡子的郑民生被两名民警押到法庭中间的被告席上,“323”恶性杀人案正式开庭审理。就在此时,上百名群众围在法院门口,在雨中等待对郑民生的宣判。
■自称“被迫害”才杀人
南平市人民检察院代表宣读起诉书,起诉书中称郑民生“因屡次恋爱受挫,又与同事家人关系不和,遂悲观厌世,进而产生行凶杀人的恶念”,郑民生立刻叫喊道,“我有异议,对起诉书中的起因和过程非常有异议”。
随后郑民生声称,“没有起因就说后面凶杀的事情就失去意义,对我和受害者都有失公正”、“凡是问及后面的事情(作案过程)我都选择沉默”。在后面的举证、辩论以及最后判决阶段,郑民生都不断对公诉人、审判长甚至是自己辩护人所说的内容提出异议,主要是声称“恋爱受挫,与家人同事不和”并非起因。据郑民生在法庭上陈述,他选择杀人这条路,都是“被迫”的。
■4小时庭审无半句道歉
在4小时的庭审中,郑民生没有向死伤者家属表示过歉意,表现得毫无悔意。郑民生说:“整个案件都还没搞清楚,没有他们的迫害就没有小孩被杀的事,希望你们能把整个过程全查清楚,追究叶某家属的责任。对于小孩的死我也很悲伤的,只因(叶某家属)他们为所欲为才会导致这种局面。”
一名死者家属在庭审后向记者说道:“他的话语间没有愧疚感,甚至觉得杀人是很简单的事。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他认为这次杀人和他无关。”
■“愿意承担30%的责任”
“我愿意承担责任。”郑民生在法庭上说。不过当审判长反问其“你如何承担责任”时,郑民生沉默了几秒钟后才说,“真正的原因是姓叶的导致的,他们应该承担70%,我承担30%”。
在最后一次自述发言时,郑民生说:“其实我很想普普通通地生活,辞职后去卖点花生、瓜子。服务员、洗车工我也应聘过,也想过卖蛋糕做生意。我是一个本分的人,也想做本分的事情。”
一审判决
附带民事赔偿300余万
昨日上午12时,经过4小时的审理,合议庭合议并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被告人郑民生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判附带民事赔偿300余万。
法院认为,被告人郑民生“生性多疑,自卑而不自信”,因屡次恋爱受挫,又与同事、家人关系不和,遂悲观厌世,持利刀疯狂地朝无辜的十三名小学生的颈部、胸腹部等人体要害部位猛割、猛捅,致8人死亡,5人重伤,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确凿,被告人供认不讳,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对于郑民生提出的“叶某家属迫害”一事,“均无证据支持,不予采纳”。法院同时对该案刑事附带民事部分进行审理作出判决。
一审宣判后,郑民生在被带离法庭前高声问道:“我可以上诉吗?我要上诉。”
骇人口供
我知道捅哪儿容易死
在庭审举证阶段,起诉人念读了一份郑民生在侦查阶段的口供,在场旁听的人听后都感觉不寒而栗,内容大致如下:“这几天我都在想怎样杀人,最后决定去实验小学。那天我左手拿着刀,放在袖子里。从家里打摩的去到学校附近的超市,因为当时学校门口还没有学生,就去旁边的体育场看别人打羽毛球。
“后来发现学校门口还没有多少学生,就去问坐在石礅的小女孩‘学校几点开门?’得知7时30分才开门,我又回到体育场内装着跑步、看别人打球。随后我又走到刚才问小女孩时间的位置,看到时间已7时24分左右了。“我犹豫了几秒钟,心想再不杀人,校门开了学生就散了。我顺手扔掉外套,刚好身边有一名女孩走过 (死者陈佳慧),我就左手搂住她,用刀很用力地抹她脖子。随后又一手捅了三四名学生,都是左手搂,右手捅。最后有人过来制止,后来觉得算了,就自己在附近扔下刀在附近石礅坐下。
“其实一开始都想用力抹脖子,这样杀人更快,所以第一个就是抹脖子杀死的。后来发现抹脖子速度慢,我是当医生的,知道用刀捅哪个部位容易死,随后就改捅心脏。每个一刀,我要抓紧时间多杀几个,不允许我多捅(几刀)。”
庭审期间,法院还公布了郑民生作案过程的监控录像截图,据在庭审现场的记者介绍,看到自己孩子被杀的截图时,受害学生的家属无不相拥痛哭。
每户蒙难学生家庭获救助金26万多元
“323”恶性杀人案件善后处置工作仍在积极进行。目前南平市已向蒙难的8位学生家庭每户发放社会救助金26万多元。据介绍,蒙难的8位学生遗体于3月27日上午火化,南平市政府通过善后处置组对蒙难的8位学生家庭每户发放“社会救助、人文关怀”费26.25万元。
受害孩子的舅舅:“恨不得当庭枪毙”
昨日下午,几名受害者的直系亲属情绪激动,表现出来的悲愤只能用“咬牙切齿、恨之入骨”来形容,其中一名受害孩子的舅舅说,“恨不得当庭枪毙了才最好”。在赔偿方面,除去政府给予的26万元的救助金外,有受害者的亲属提出,要求嫌犯支付赔偿金。
凶手调查
“恋爱”多是一厢情愿
在庭审过程中,记者从公诉人提供的一份叶某证词得知,大约在2000年到2001年,郑民生在马站诊所工作时叶某与郑民生相识,郑民生主动问叶某的家庭电话。2003年至2008年间,郑民生不断地给叶某打电话,还曾电话里约叶某出去被拒。
随后郑民生又通过其他渠道获得叶某手机,并继续通过手机每隔2到3个月给叶某一次电话,最后经叶某男友出面警告,郑民生才不再致电叶某。在郑民生与叶某的关系中,都是郑民生一厢情愿,并非郑民生所说的叶某对他纠缠并且迫害。除了曾追求叶某,郑民生也曾追求过同社区的苏某、卫生局同事朱某等。其中与苏某因一次小口角分手,而对朱某的追求也同样是一厢情愿。
与家人关系紧张常争吵
根据郑民生的母亲、二哥和嫂子的证言,郑民生性格内向,经常与家人吵架。
郑民生二哥在证词中得知,郑民生曾向他提及与领导关系不融洽,后来郑民生没有与家人商量便私下辞职,二哥曾与郑民生吵过一次。
郑民生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同样不融洽。据了解,在日常生活中,郑民生只要心情不好就会骂母亲,这事邻里皆知。郑民生的嫂子也证实了他本人少说话,常和家人吵架的事实。
本版稿件据 《信息时报》、新华社、《法制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