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 江
日前,广西南宁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称,计划于8月在闹市区开建一个高达33层的廉租房项目,将提供廉租住房1080套。(4月11日《京华时报》)
有道是“一分价钱一分货”,闹市区寸土寸金,廉租房无论是价格和收益都不能和商品房同日而语,南宁市要在闹市区建廉租房,的确显得
相当另类,甚至让人匪夷所思。
不可否认,相比远郊的地块,城市中心的闹市区当然有着更便利的交通、更完善的配套,闹市区的土地用于商品房的开发,当然有望催生价格更高的地王,政府也能收获卖地的最大效益。假如闹市区被用来建设保障性廉租房,商品房反倒被挤到郊外,政府的土地财政也难免会受到影响。
不过,财政赚得少恐怕并不能成为廉租房们被赶出闹市区的理由。事实上,对于保障性住房的选址问题,龙永图先生曾经表达过他的态度,“在土地供应方面,政府应该把交通方便的地段留下来给老百姓盖房子,富人有钱,可以把高档房建到郊区去”。深以为然,既然保障性住房针对的人群是中低收入群体,那么这一群体对于任何一点生活成本的提高,显然都相当敏感。不难设想,当针对这一群体的保障性住房被选址在偏远、交通不便、配套更不完善的地区时,无疑会极大地增加他们的生活成本。现实中,因为保障性住房过于偏远而遭遇中低收入人群弃购的教训其实早已有之。
因而,保障性住房的选址,其实理应关注受保障人群的基本诉求,他们的意见也理应被倾听,并在保障性住房的规划选址过程中有所反映。假如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完全只有利益最大化的考量,完全成为给商品房开发让路,甚至把最不受待见的地块用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的话,如此规划理念显然存在误区。从这个意义上说,南宁在闹市区建设廉租房的做法无疑值得期待。当然,廉租房住进宝马客的现象在现实中也同样并不鲜见,位于闹市区的廉租房会否定价偏高,并沦为利益集团的既得奶酪,倒也令人担忧,必须提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