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飞机难上青天
私人飞机在浙江已不新鲜,私人飞机的拥趸们发现,目下的空管政策让他们的爱好陷入尴尬。
2006年12月,义乌“相框大王”王斌耗资千万,从法国买了一架飞机。不过,飞机运来半年后,王斌决定低价转让。“空管政策的限制以及社会压力是我放弃飞机的主要原因。”王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飞机只在义乌和东阳的上空飞过几圈。
2006年,衢州农民徐斌驾驶自己制造的土飞机,顺利升空。而飞天不久的徐斌,被民航浙江监管办认定为违法,并依据《民航法》等相关规定,明确禁止他今后展开类似飞行。
昨天,金绍智的飞行没有向有关部门申请。根据我国规定,通用飞机离开地面90厘米就要向空军和民航部门申报。
“也许只能到飞行俱乐部去体验了。”金绍智觉得,空域的放开只是个时间问题。他举例说,10年前他买车时根本没有想到,10年后中国修起了如此多的高速公路,现在,自己赶在第一拨买飞机,相信10年后中国的低空领域,必将有一个很好的飞行环境。
延伸阅读
起飞的三个必要条件
我国私人飞机及通用航空事业的发展,取决于三大条件:
一是市场上要有价廉物美、安全可靠的轻型或小型飞机。目前轻型小型飞机在国内市场上涌现了很多机型,如北航的“蜜蜂”系列机,南航研制的“艾迪”系列等。
二是考取驾照。考取私人飞行驾照,需要经过6至8个月的初级培训,大约10万元的考牌费用就可拿到驾照。私人驾照每两年年审一次,驾驶员每年必须进行一次身体检查,与汽车驾照最大的不同是只能开唯一对应机型。
三是国家开放3000米或1500米以下空域。目前我国已将此事提上了议事日程。 (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