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的宋雨涵在爷爷的帮助下在明信片上画了一棵向日葵
在西安工作的贵州女孩叶馨邀请大家2011年到西安来做客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张杰摄
70多岁的老人一早就来排队领取明信片;年轻的妈妈代上学的儿子领取明信片;单位领导申请多领几张,他要拿回去和同事一起来完成明信片绘写……
昨日,由华商报社与西安世园会共同发起的“在世园会种一粒世博种子”大型互动活动正式启动,首日明信片发放现场出现了许多感人场景,牵手上海世博会、为西安世园会加油被每个参与者当成应尽的义务。
安徽旅游团游客现场领取
钟楼广场、大雁塔北广场及华商报社,昨日上午,来这三个发放点领取明信片的市民络绎不绝,有的是看了报纸的报道专程赶来的,也有路过的市民加入其中,5000张明信片很快发放完毕。
在大雁塔北广场,出现了外省游客参与绘写明信片、一起为世园会祝福的一幕。在明信片发放过程中,来了一个安徽的旅游团,12个人每人领取了一张明信片,现场开始在上面写和画。许女士是其中一员,她说,从世博会到世园会,每个人都可享受其中的快乐。
大唐礼宾卫队是大雁塔北广场上的一道风景,发放明信片活动也吸引了在此执勤的礼宾卫队的十多个帅小伙、靓妹子。领队张秦“特许”大家用一会儿时间完成在明信片上的绘写,“我觉得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通过这张明信片向上海世博会发出友好邀请,让更多的人了解西安、了解世园会。”
“我给儿子孙子领张明信片”
“我们期待您和家人明年来西安世园会参观!”“2011相约世园会,我请你吃西安小吃。”“一起来祝福上海世博会和西安世园会更精彩!”无论是邀请,还是祝福,都满含着西安市民对这座城市的热爱,而这种溢于言表的情感在绘写明信片的过程中更加显露无遗。
家住太乙路的宋战利带着3岁的孙女宋雨涵一起参与到活动中,爷孙俩合作完成了明信片绘写。在他的帮助下,小孙女先在明信片上画了一棵盛开的向日葵,之后,宋师傅又写上“欢迎到西安参加世园会”几个字,“我希望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国家和城市通过明信片能感受到西安市民的热情。”
“我来给我自己还有我儿子、孙子都领一张明信片。”已经81岁高龄的宣文绶老太太也专门赶到了明信片发放现场。“希望您带上您的家人来参加我们的世园会……”老太太戴着眼镜一笔一划地写下了自己想说的话。“也不知道这张明信片最终会送到谁的手中,不过无论是谁,无论是哪个国家的,都是我们的朋友。”宣老太太表示。
常住西安的美国小伙Darren称自己是半个西安人,参加这样的活动是应尽的义务,他领取了一张明信片,向参加上海世博会的美国代表发出邀请,“希望西安一年比一年更漂亮”,这也是他对2011年世园会的祝福。
今日华商报社继续发放明信片
明信片现场发放原计划只安排一天,但昨日活动结束后,还有许多读者打来电话称未领到明信片很遗憾。
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心愿,本报特将明信片发放时间推延,今日9时至15时,在华商报社继续发放明信片。
领到明信片的读者很关心如何将写好的明信片送回来,在此再予说明:一种途径是直接投送到华商报社一楼大厅门卫处;第二种途径是通过邮寄,明信片上的地址栏是供参加世博会的国家、城市回寄用的,读者邮寄明信片需用一个信封装起来,信封上写明寄“西安市含光北路156号华商报社”。
今日,“在世园会种一粒世博种子”大型互动活动将走进学校,西安的大、中、小学千余学生将用他们手中的笔,向上海世博会的参展国家、城市发出诚挚邀请。本报记者张小刚郭晓蓉实习生武庆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