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下午搜寻出现转机
转机出现在16日下午。夏师傅所住小区附近的生意人杜女士从报纸上得知了夏师傅失踪的事情。杜女士记得10日早6点,有一位老人和自己一起乘坐208路车,由于上车时杜女士和那位老人有过谦让及短暂的你问我答式的交谈,而且两人换乘同样的线路,并一起在北豆角下车,所以对他印象特别深。在确认了这个小区的确有老人失踪后,杜女士找到了夏先生,看到夏师傅的照片她当即就肯定:“我敢肯定就是他。”
17日夏先生全家进山
在杜女士的陪同下,17日一大早,夏先生一家便带着寻人启事在208站前守候,希望能找到10日与夏师傅一同上山的人,刘老一家人就这样被找到。刘老一家几乎每个周六都要爬山,他们称,10日下车后夏师傅与他们一直走到金仙观,也正是在金仙观,夏师傅淡出了刘老一家人的视线,也从其他山友的眼中消失了。
夏先生一家一面把这一情况通知给户外救援队,一面向金仙观的道士、附近的村民打听夏师傅的下落。从金仙观上山有两个分岔口,一条向东通往小五台,另一条向西到达白石峪。返回的话,夏师傅完全可以向西前往白石峪,然后向北走到秦岭野生动物园出山,在起点站乘坐游9下山,这条线是最安全的,刚好适合老人徒步锻炼,而且这样算下来用不了5个小时就可以走出来。
近百驴友搜索两天无果
17日早上6:30,西安户外救援队出动4辆越野车,近100名专业户外人士,带着1000多份寻人启事沿所有夏师傅可能涉及的路线搜寻。救援队兵分五路,在一人多高的草丛里寻找有关夏师傅的蛛丝马迹。参与救援的陈先生说,按照对一个老人的估计,夏师傅的活动范围最多在15公里内,而救援队梳子般搜索的范围却扩大了3倍多,以至于最后一路人回到家已经11点多钟了,但没有找到夏师傅的一点蛛丝马迹。经验丰富的陈先生说:“如果夏师傅还在山上的话,生还的可能已经不大了。”
为了保险起见,救援队18日又派出了一支队伍搜索17日没有到达的区域,但还是连夏师傅的一点踪迹都没有。
19日早上,夏先生一家人也最终放弃了在山上的寻找。“在山上没有找到有用的信息。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好消息。”夏先生说:“起码,父亲没有在山上出事。现在我们一家人已经将注意力和搜寻希望转移到父亲回家的路途上了。”
■人物素描
老人性格独立有野外经验
夏先生讲了一些夏师傅的往事及生活方面的信息。原来夏师傅已从事变电站施工40多年,退休后没有打牌等其他爱好,渐渐地就喜欢上了一个人出去溜达,平时都喜欢在北门、曲江池等较安静的市内公园逛。“但是一两个月前,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得知户外爬山的地点,从此便每个周末都要独自上山了。”夏先生的爱人说:“10日那次是他第三次上山散步,因为老人由于常年从事户外工作,所以身体素质很好,还有一定的野外生存经验,所以我们平时也对他比较放心。”
但常年的户外工作也使夏师傅养成了谨慎、不喜言谈的性格。他在家既不上网也不发短信,在外也从不主动与生人说话,平时在院子里除了老同事,更是从不与其他人主动交往,所以同院的邻居也对他的一些生活知之甚少。
“都10天了还不见踪迹,现在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采访结束时,夏先生无奈地苦笑了一声:“难道一个大活人真的就这么凭空消失了吗?”■实习记者 马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