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4月27日报道 贵州瓮安发生"6.28"打砸抢烧事件后,贵州省针对大量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参与其中的现状,对他们实行宽严相济的政策,创新"三位一体"帮教体系,目前,绝大多数涉案青少年在政府、社会、学校的帮教下逐步走上人生正轨,其中9人考上了大学,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统一。
"6.28"事件中,共有104名青少年涉案,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参与人数多是一个显著特点,如何依法正确妥善处理好这批违法青少年,是"6.28"事件后期处理工作的重点。
贵州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崔亚东说,鉴于瓮安事件涉及青少年人数较多,且大部分系未成年人和在校学生,贵州政法部门多次研究,形成了共识,提出了"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让其回归社会、学校和家庭,并对他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教工作,给其以重新改过的机会,通过教育、感化、挽救,使他们能够重新回归到人生正确的轨道上来"的工作意见。
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在省委政法委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宽严相济,体现政策,着眼未来,教育挽救,建立机制,形成合力,切实做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相统一。"
通过法律程序,104人名违法青少年全部回归学校、家庭和社会。瓮安县创新帮教工作机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帮教工作制度机制和教育挽救合力。
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帮教工作体系和机制。贵州省制定了《瓮安县"6.28"事件违法青少年帮教工作方案》。指导瓮安县帮教领导小组与各乡镇(村、社区)、学校(班级)、家长层层签订了帮教责任书,将对104名帮教对象的帮教责任全部落实到59名县乡领导、62名班主任和帮教对象家长,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帮教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落实了3个"1+1+1"帮教措施。对在校学习的帮教对象采取"1名学校负责人+1名教师+1名帮教对象"的模式;对不在校的帮教对象采取"1名党政领导+1个基层组织+1名帮教对象"的模式;对"后进生"、"问题生"采取"1名教师+1名优秀学生+1名帮教对象"的模式,落实帮教责任和帮教措施。积极为家庭困难的帮教对象落实、调整就读学校和班级,使87名学生顺利回归了校园。
此外,贵州省各帮教部门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重视对这些青少年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文化教育,科学施教,全面提高教育挽救水平。同时,积极开展对未成年人家长的教育,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先进的家庭教育方法。县帮教办通过举办家长座谈会、培训会、法制教育会等形式开展家长教育,教会家长掌握运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共300多名家长参加的家长教育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