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社会
三峡移民村成红灯区 小姐数目超过村民一半(图)
http://news.hsw.cn    来源: 南方农村报  2010-04-28 02:58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房产证八年未办

  移民房质量堪忧

  高明区三峡移民安置办主任吴志才介绍,2002年8月,高明共接受三峡库区移民980人,均来自重庆市巫山县巫峡镇,分布在全区12个移民村。当时,按照“迁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原则,移民均被安置在离镇区不远的村庄。如今,历经九年的变迁,移民人数增加到1018人。

  不同于其它地区,高明区移民比较难以接受的一点是:九年过去了,他们的房屋还未办下房产证,宅基地也未办下土地证。

  这让移民们横生猜测,甚至有人认为“高明区怕移民们将房子卖了走人”。

  “这完全是误解”,高明区民政局一位负责人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移民房屋所用土地均为农用地,涉及改变土地用途。当时已经规划了130.12亩,但没有细化到每一个村。后来,由于高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转用土地需要细化到每一个村,导致移民住宅用地转变用途审批未获通过。该负责人表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日高明区会召开各部门协调会议,“今年5月底应该可以办下来”。

  除了房产证不发之外,让岗美村小组组长卢兴贵比较恼火的,还有房屋质量太差。他指着客厅天花板上的裂缝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政府曾承诺过会维修,但九年来一直没有什么动静。高明区民政局一负责人坦承,一些移民房屋确实存在质量问题,他表态将尽量解决这些问题。

  老移民难懂粤语

  新生代加速融合

  在移民之初,水土不服成了移民的通病。岗南村小组组长黄亿敏和岗美村小组组长卢兴贵记得,他们去明阳村委会开会时,每次村委会干部都说粤语,让重庆来的他们一头雾水。后来,卢兴贵去开会时,干脆签完到便甩手走人。

  卢兴贵的大女儿,搬迁之前在巫山中学读初一,学习成绩排名靠前。到明城镇上初二之后,由于老师们课堂教学习惯用粤语,导致女儿成绩一落千丈,排名在倒数几名。她高考时,英语只考了三十多分,最后去韶关读大专。“本来,她上本科应该没问题的。”卢兴贵连连摇头。

  黄天的儿子读小学二年级。一到放学,他便和移民村的小孩们一起早早地回到了村中,很少与本地的同学一起玩。

  大人更是如此。黄天望着三面的高墙,努努嘴,称基本不与当地村民来往。王姨闲时会去广东其它一些三峡移民村走访老乡,而杨姨则基本上足不出村。这些大人,无一能说粤语。

  不过,也有不少移民与本地人融合得很好。在新涌村里,小廖以为南方农村报记者是广东人,回答问题都用粤语。听到南方农村报记者说不懂粤语之后,才尴尬地切换过来。来这里九年,他早已习惯了说粤语。在发廊工作的小廖,打着耳钉,头发染成金黄色,开着摩托车在移民村里来来回回。有着一帮本地朋友的他,不单操着一口流利的粤语,生活方式也已经与本土人无异。

  高明区三峡移民办主任吴志才称,移民的后代基本上都已经学会了粤语,融入了当地的生活。为照顾移民子女,从2006年开始,高明区对三峡移民子女进行奖励。凡考上大学的,都可获得4000元补助,考上大专则可获得3000元。

  “看下一代了。”谈起孩子,岗南村小组组长黄亿敏的眼神中第一次闪过希望的亮光。

  编后语: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毛泽东的浪漫诗句,在他逝世之后,于无数土石方的堆积下,逐渐夯实成现实。

  1992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翌年8月,国务院颁布《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确定了移民安置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国当代由政府主导、最大规模的移民工程随之启动。

  据统计,水库淹没涉及湖北省、重庆市的20个区县、270多个乡镇。截止2008年底,政府组织和自主外迁的移民共计19.7万人。从2000年到2004年,广东省共接收安置重庆三峡库区移民9007人。迁至佛山市高明区的三峡移民有980人,他们的生活,可以看作三峡移民在广东的样本。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的《别赋》开篇便道出离别者的辛酸。背井离乡的移民们,回望回不去的故土,纵然百般依恋,也需要在新的土地上生存、繁衍下去。南方农村报记者深入采访了高明区四个移民村,发现移民们或者依靠劳动收入、或者依靠财产性收入为生,已经产生一定的贫富分化。经营黑网吧、开发廊在“移民村”相对特殊的环境中,获得了默许。虽然生活方式不一,但移民及其后代正在被“本土化”。(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温磊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