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中国报道
五大城市楼市降温 二手房交易量降三成以上(图)
http://news.hsw.cn    来源: 中国网   2010-04-28 04:40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新国十条”政策对楼市的降温作用凸显,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天津五大城市二手房交易量普降三成以上。

  昨天,中原地产统计4月14日前后一周的数据发现,受新政影响,五大城市二手房市场观望情绪明显,新增购房客户骤减。部分板块出现10%的议价空间。

    相关新闻:楼市“最严”新政:没有最严,只有更严(图)

  其中,成交量降幅最大的为深圳,降幅达82%,北京排第三,降幅也达到了45%。

  统计显示,4月14日前后一周,由于部分房主抛售房源,五大城市二手房挂牌量均有所增加,其中,北京的增幅最大,为49%。

  专家表示,由于此次政策的力度史无前例,因此房价继续上涨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况且经历了2009年的暴涨之后,多数业主已经获利颇丰,愿意放低价格以尽快套现。

  而买涨不买跌的心理让购房者并不急于接盘,持币观望待市场调整。政策出台前后一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新增客源量显著下降,最大降幅达八成。

  从数据上来看,北京二手房成交量的降幅虽然位列第三,但新增客户减少与房源量增加的幅度均位列五大城市之首,表明北京二手房市场的供需矛盾正在缓解,也体现出政策调控的作用明显。

  北京地王周边有价无市

  据记者了解,各城市不同区域二手房源均有不同幅度的议价空间,部分板块挂牌价格已经出现明显降幅,幅度超过10%。

  据中原地产介绍,目前五大城市的二手房房主分几种情况,一部分不着急用钱的房主看卖不上价格,就由售转租,收回挂牌房源。另一部分短线投机型房主则低价抛售房源。此外,还有一种维持原价不动,但有5%左右的议价空间。

  据统计,目前北京二手房市场总体新增客源量下降明显,近七成购房者选择观望,使交易量大跌。

  而此前不断跳价的“望京”、“亦庄”、“蓟门桥”三大地王区域周边则面临“有价无市”的窘境,虽然价格有10%左右的议价空间,但与无“地王利好”区域的二手房价相比仍然高出5%-10%左右。因此这三大区域客源量普遍下跌了六成。

  专家观点

  一个月内 二手房将降价20%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经理瞿安新分析,目前,物业税/房产税等方面政策出台的预期日益增强,这将对拥有多套房产的业主造成不小的压力。

  从中原监测信息来看,业主挂牌价格降低已经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2009年房价的快速上涨,使得多数业主的前期投资已经获利颇丰,适当降价并不妨碍他们的投资收益。

  而按照目前形势来看,对于拥有多套房的业主来说,尤其是纯投资者,降价套现将会比继续持有待涨更为合理。

  瞿安新认为,由于各方估计价格不会再度上涨,因此购房者普遍采取观望策略,预计随后一个月内,供求分歧将逐步拉大,成交将持续低迷,二手房价格亦会出现明显下调,调整幅度可能会达到20%左右,但很难出现更大幅度的调整。

  另外,本次调整与2008年的一手房带动二手房降价不同,此次将会是二手房带动一手房价格下跌。主要因为经历2009年的热销后,多数开发商资金相对充裕,降价的动力不足。

  瞿安新预计,由于五大城市的需求较为充足,在价格出现一定的调整后,将会有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跟进,成交即会恢复。

 

编辑:温磊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