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社会
四川长宁突发地陷 7天现26个“天坑”(图)
http://news.hsw.cn    来源: 新华网(广州)  2010-05-04 14:29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宜宾市长宁县硐底镇的巨坑

   新华网5月4日报道 昨日(5月3日)凌晨,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宜宾市长宁县硐底镇石垭村“大弯头”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坑,到了昨日中午,坑口直径扩展到约40米,深不见底。

  硐底镇从4月27日凌晨开始出现地层塌陷,这个巨大的“天坑”已是7天来的第26个坑。这些坑集中分布在该镇红旗村和石垭村,部分村民的房屋被扯开裂缝,5户村民无奈搬离。硐底镇党委副书记丁志成昨日表示,镇里已经启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天坑”的形成原因正在调查之中。

  一声巨响 地面出现大坑

  巨响后是持续十多秒的“哗哗”声,那是地层塌陷后,沙石滑到坑底的声音,每一声都让人发抖、发冷。

  “坑是昨天凌晨3点过形成,当时一声巨响,我被惊醒后再也没睡着,被吓惨了。”回忆起凌晨的那声巨响,昨日,石垭村1组村民陈分模激动地说,先是“轰”的一声,接着是持续十多秒钟的“哗哗”声,那是地层塌陷后,沙石滑到坑底的声音,每一声都响得让人发抖、发冷,就怕哪一声响起时,家一下就没了,人也没了。

  村民陈志毅家离坑约50米远,昨日凌晨他也被惊醒了,“那声音比打雷还响。”

  这已经不是第一个坑了,石垭村从4月29日开始,相继出现了4个坑。昨日,站在“大弯头”坡上这个深不见底的巨型“天坑”前,一晚没睡的陈分模双脚都在打抖。“小心点哟,很多地方已经垮成空心了。”正在现场牵警戒线的村干部邱建涛不停地招呼着前来看坑的村民。

  天坑密布 深不可测

  王利明将石头捆在一根100米长的绳上,将石头扔下坑。拴着石头的绳一直向下放去,放了约50米长都还没到底。

  除了石垭村,与之相邻的红旗村天坑更多,警戒标志随处可见。红旗村村主任王利明说,红旗村的坑从4月27日凌晨开始出现,到昨日中午,一共出现了21个坑。

  在其中一个坑前,王利明将石头捆在一根100米长的绳上,将石头扔下坑,两秒钟后,只听哗哗两声响,王利明说,这是石头碰到了坑壁,将绳抖动几下,有沙石落下,只听坑下传来很空荡的“哗哗”声,还伴着回音。拴着石头的绳一直如此向下放去,放了约50米长都还没到底。

  据了解,这26个“天坑”,最大的就是昨日凌晨出现在“大弯头”的巨型坑,直径约40米,深不见底。其他坑直径在数米到10米不等。几位村民说,“天坑”刚出现时,坑底传出明显的水流声,他们认为地下有阴河。村民不敢回家公路施工受影响。

  “这咋个还敢住人嘛,水泥砌的石梯都被扯坏了,房子也扯起裂缝了,万一有什么事,跑都跑不赢”。

  在红旗村的一个平坝上,两个蓝色的帐篷格外醒目,王利明说,帐篷是县政府提供的,目前已经有5户村民搬离了自己的家,住进了帐篷或自己的亲友家。

  韩廷富是红旗村6组的村民,指着自家房前被“天坑”扯坏的石梯,她说:“这咋个还敢住人嘛,水泥砌的石梯都被扯坏了,房子也扯起裂缝了,万一有什么事,跑都跑不赢。只好住在亲戚家。”同样搬离的还有村民张兴和,他每天晚上都在弟弟家住,但想着家里还有很多家具,白天都会回到自己的家里。张兴和房屋的几根支柱上都出现了裂纹。一些家里没被确定为危险区的村民也表示,已将小孩送到亲戚家去了,而且自己晚上也有不回家的计划了。村民还说,村里有些田地被天坑扯出了很粗的裂缝,还有水泥砌成的堡坎也被扯坏倒塌。

  正在这里进行龙头至巡场段公路改建的施工方也着急万分,在石垭村“大弯头”下的公路边出现了一个“天坑”,这个坑使刚建好的公路路基塌陷了约5平方米。施工方项目经理杨世叶说,“因为这里集中出现天坑,为了安全,部分路段已经暂停施工,工程进度和路面行车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没有人员伤亡 “天坑”成因正在调查

  红旗村和石垭村大量出现“天坑”一事已经成了当地的大新闻,其他乡村的村民专门坐着摩托车前来看“稀奇”,大家议论得最多的是“天坑”的成因。

  当地属喀斯特地貌 首次出现“天坑”

  一些村民说,距两村不远处有煤矿,采矿要往地层钻探,他们怀疑是有煤矿打通了地下河,造成水压过大,对两村的地下结构造成影响。

  据了解,当地属于喀斯特地貌,“天坑”有的在坡上,有的在田地里。村民们说,出现坑的地方多是沙石土质,这是硐底第一次出现“天坑”。他们听说过几十公里外的江安出现过“天坑”,但那边“天坑”的直径和深度与这边的“天坑”都不具可比性。

  启动应急预案 村干部通宵值班

  宜宾市长宁县硐底镇党委副书记丁志成说,“天坑”出现后,镇里便启动了应急预案,设置了安置点,同时向村民宣传应对知识,并有村干部24小时轮流值班。丁志成证实,硐底以前确实没出现过这样的“天坑”。

  硐底镇国土所所长胡华表示,市、县国土部门的专家已经来看过,天坑形成的原因正在调查,他们已经在与省上的专家联系,希望得到技术支持。胡华表示,此次出现天坑所幸还没有人员伤亡。

  昨晚,长宁县国土局局长雷彬表示,事发后,国土部门在危险地段布置了警戒线,并向上级部门报告,“天坑”形成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调查。

编辑:梁铮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