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忻州市七一北路的中国邮政储蓄所(网通大楼对面)
山西新闻网忻州讯 近日,有用户向本网反映忻州邮政储蓄“管理混乱、金额缺斤短两”的情况,而且经常在重复着同样的错误,这样的状况不能不让市民对邮政储蓄的诚信产生严重的怀疑:还敢跟这样的金融单位打交道吗?
储户投诉之一:取款7700元无端少了700元。
一周前,何女士在位于忻州市七一北路(新联通‘原网通’大楼对面)的忻州邮政七一北所储蓄柜台支取父亲的7700元退休工资。
她眼睁睁地看着柜台营业员从验钞机里点完现钞打好捆后,连存折一并从小窗口递给她,何女士拿到营业员递给的现金和存折后,凭着对中国邮政储蓄的“信赖”,也没再细数,就离开了柜台。 回家将取回的钱交给母亲后,细心的老人接过钱数了一遍,说咋只有7000元?一看存折,取款金额明明写着是7700元,怎么会少了700元呢?听到母亲说数额不对后,何女士大吃一惊,取回的钱就单独放在包里,没有动过,怎么会少了700呢?来不及和父母解释,何女士直奔七一北路邮政储蓄所。当找到为之办理取款业务的营业员询问时,没想到这位营业员竟然用责怪的口气对何女士说:是你拉在柜台上了,我叫也叫不住你就走了。听罢营业员这番说辞,何女士无语了,好在缺失的700元已经找回,没有造成什么实质性的损失,也就作罢,但何女士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钱是她一次接到的,就会拉下700元呢?
储户投诉之二:验钞机分不清十元和百元面额钞票,万元一捆的百元现钞内竟有五元或者十元夹在里边当百元钞票充数。
与何女士住在同一小区的曹女士半个月前在同一个邮政储蓄所3号柜台前,帮一位老太太取了5万元现金(五捆百元现钞),准备去工商银行购买国库券。转存时,工商银行的营业员把刚从邮政储蓄所取出来的整捆现钞拆开后用验钞机过数,刚过第一捆,竟然被验钞机剔出一张10元的钞票。不知道邮政储蓄柜台上的验钞机是怎么就能把10元钞当成100元通过的,更想不明白邮政储蓄所内提取出来的万元整捆现金,怎么会夹有10元面额的钞票充当100元钞票。当即,曹女士返回邮政储蓄所找柜台营业员理论,并要求营业员当面把夹有10元面额的万元现金重新过验钞机。结果,夹在100元面额里的10元面额钞票顺利通过邮政储蓄的3号柜台的验钞机,没有任何提示。曹女士正在纳闷时,该营业员举了一个例子来“开导”她,让曹女士有了些许宽慰。营业员说:你够幸运的了,前段时间有一个男顾客,说是取了两万元到农行转存时发现了两张10元面额的,上午从我们这里取上,下午才回来找我们营业员,最终也没有解决的办法,当面不点清,到哪儿说也没用。曹女士听到营业员这样的“开导”后,觉得自己的损失相比那位男顾客,还算够幸运的了,理论不出个头绪,也只好做罢。帮人取款,最后只好自己给老太太贴补上了差下的90元钱。
曹女士还说,这几天她怎么也想不通,邮政储蓄是一个国家金融机构,怎么能这么对待忠实的客户?到底问题出在哪儿?是邮政储蓄机构管理的混乱,还是相关人员的营私舞弊?茶余饭罢,跟亲戚朋友们说起自己的遭遇时,才发现无独有偶,住在忻州城区的杨先生也同样遇到了这种无奈而又无处诉苦的尴尬,杨先生讲了他的经历。
去年冬天,杨先生同样在这个七一北路邮政储蓄所内取了五万元现金,结果五捆百元现钞内夹了5张面额不同的5元、10元钞票,其中,2张10元的,3张5元的。算起来,杨先生共损失了465元。多方找邮政储蓄的人理论,最终损失还是杨先生自己承担。杨先生接着说,百八十元,甚至三、五百元,现在的人不是丢不起,就当是小偷偷走了,但气不顺的是,这个小偷不应该是国家的金融机构──挂着国字头的“中国邮政”的储蓄所。忻州的其他银行多的是,吃一堑,长一智。买个教训,咱又不是非得到邮政储蓄存款不可。
编后语:
缺斤短两一说原本只是指街头小贩坑骗顾客的小伎俩,没想到如今竟然“发扬光大”到国家正规的金融机构——邮政储蓄,适用到面额规定很是严格的钞票上了。金融单位的窗口,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的信誉。长期以来,对这个窗口,有一种信赖已经深植于人们心中:“不必数了,银行不会骗咱!”试问忻州邮政储蓄:真想着手打消长期以来根植于人们心中的那份“信赖”吗?就此事本网将继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