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行前,代措嘱托工作人员一定要帮自己找到儿子

才仁闹江与妈妈和弟弟在视频中相见
华商网讯(通讯员张斌 记者乔静)4月24日,从西宁转运至西安市第四医院院接受治疗的灾区36岁伤员代措,入院后一直情绪低落,不愿说话。经过护士和志愿者的耐心开导,代措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结所在:“我还有一个13岁的儿子才仁闹江,地震发生后就没有了消息,现在下落不明,我非常担心他现在的处境。”
原来,玉树发生地震时,代措和自己6岁的小儿子边沁在家中,房屋倒塌后,代措胸椎受了重伤,被送到青海红十字医院,后又转运至西安市第四医院接受治疗,小儿子边沁在地震中得到代措的救护,幸免于难,现作为代措的陪属,陪在妈妈的身边。而大儿子才仁闹江去上学后就没了音信。
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第四医院的领导及时向西安市卫生局做了汇报。秦鸿学局长、刘顺智副局长非常重视,要求:“一定要尽全力帮助代措找到儿子”。四院的解晓明院长、牛通宪书记立即安排专人,通过多条渠道全力展开寻找。四院一方面积极联系代措的亲属、朋友以及与才仁闹江有关的人员进行联系。另一方面请新闻媒体发布消息,积极寻找。同时,医院还向青海省民政厅发出信函,请青海省政府出面帮助寻找。
4月25日,代措从一个朋友处了解到:才仁闹江在地震中受了伤,在西宁的某所医院接受治疗,目前,伤情已经基本恢复,就等家属认领。就在这通电话之后,代措朋友的电话就一直处于关机状态,无法取得进一步的确认。可就是这样一则不确定的消息,都已经让代措兴奋不已。
但是,这样的兴奋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代措对儿子的思念和担忧日渐增强,每次提到儿子,她都会泪流满面。为了搜集更多的信息,同时又不揭起代措内心的伤疤,四院的工作人员嘱托志愿者和护士:没事的时候要和代措多聊天,在聊天中要注意收集有用的信息。工作人员也每天都会去病区汇总这些信息。
“代措家住玉树自治州结古镇孟宗路民师附近的德尼阁;才仁闹江智力有些缺陷,右手有六根指头,胸口有一块巴掌大的凸起……”。
同时,工作人员也拨打了代措所能记起的每一个电话号码,希望能有所收获。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从代措的另一个朋友那里,工作人员得到了才仁闹江所在学校——玉树州结古镇第三完小文明副校长的电话。但是,代措记不清才仁闹江具体所在的班级,文明副校长只能在三年级16个班1000多名学生中进行查找。因为同名的很多,根据提供的特征,基本可以确定才仁闹江是三年级14班的学生。据班主任甘妈松波介绍:“才仁闹江可能在地震中被掩埋在教室,受了伤,被送到了当地的医疗收治点,以后的情况就不知道了”。消息再一次中断了,寻找工作陷入了僵局。这时,每一位关注着代措寻子事件的人都陷入了深深的失落当中。
直到4月30日上午10时左右,事件有了重大的转机。四院党办的工作人员先后接到青海省民政厅、青海省妇联的电话:在收到四院的信函之后,他们积极寻找,目前,找到了一些与才仁闹江有关的信息,需要进一步确定。在将这一情况向西安市卫生局汇报后,局、院两级领导立即作出安排:派专人前往西宁进行寻找、确认。负责此项工作的党办副主任张斌按照安排,连夜乘坐飞机赶往了西宁。
5月1日一大早,工作人员先后到青海省民政厅、青海省妇联,了解才仁闹江的消息。经过几番周折,终于落实,才仁闹江正在解放军536医院接受治疗。工作人员又立即赶往该院,最终在医院外一科见到了这名孩子。这名孩子腿部受了重伤,目前已经进行了手术,正在恢复当中。在进行特征对照,基本符合的情况下,工作人员立即组织了西安、西宁两地的视频连线。
在视频中,这对母子互相确认了身份。母亲代措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只是流着眼泪,不停地叫着儿子的名字。早些时候连自己名字都说不清楚的才仁闹江,看到妈妈,乖巧的说:自己的腿伤已经有了好转,现在可以拄着拐杖行走,希望妈妈不要担心。并且,不住的双手合十,感谢四院的工作人员帮自己找到了妈妈。而小弟弟边沁也用手摸着电脑显示频上哥哥的脸,喊着:“阿布(藏语哥哥的意思)!阿布!”。
这3名在灾难之中经历了生死离别的亲人,终于在失散后的17天“团聚”了。四院人也只用了7天时间就谱写了一首充满着人间真爱的美丽诗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