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陕西
西北罕见喀斯特地貌山阳海螺殿亟待开发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0-05-07 05:52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海螺村地中还有或圆或长方形的“潭”

  海螺村人在犬牙交错的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石缝里种庄稼

  海螺村农户的房前屋后都是喀斯特景观

  “秦岭山阳县海螺殿、黑龙峡两大新发现的景区地质调查和有关申报国家地质公园事宜正在进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比西岳华山在景观上更为丰富多彩。”昨日,长安大学屈茂稳等专家教授实地考察研究后说。

  村民其实住在空中楼阁

  海螺殿,其实不在海里,而位于山阳县杨地镇海螺村。这里是秦岭山中湖北与陕西的交界处,海拔1800多米,属于高寒地带。远远看去,一座座大小山包相等,绿色与白色几乎成正比,绿的是树叶,白的是石头。近看,石头犬牙交错,仿佛置身于云南的石林。而更为奇特的是,每两三座山包之间,形成一块凹地,地中还有一至两个不等的或圆或长方形的“潭”,有的积水,有的干涸。像这样的山,这样的凹,在海螺村有50多个,堪称西北地区一大特色。

  对此,几年前发现并着手于研究这片神奇地貌的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屈茂稳说:“其实,这些海螺殿的村民是住在空中楼阁里,因为地表下面是蜂窝状的岩溶地貌。”

  屈茂稳解释说,那些“潭”实际上是海螺殿在秦岭二三百万年前造山代新构造运动中形成的,当地人称之为“气眼”,其实就是漏斗,其深层仍是空的,在慢慢渗水。

  99个凸99个凹传说

  “我们海螺村有99个凸99个凹,实际上是说有99座山99个洼。”海螺村村主任艾登建说,海螺村的来历,是祖先曾在海螺村小学附近的洞里发现了海螺,后来在这里建造了一个大殿,以此纪念。

  这个行政村,东西长20公里,南北长15公里,住着400多户1500余人,在未通公路之前,由于这里的特殊喀斯特地貌,每个山包和凹地几乎相似,人们常常因为出行而迷路,被称之为神奇的“世外桃源”。99座山峰与99处凹地组合成一个天然的八卦阵。

  如今,在村子里,人们还相传着一个故事:叶家洼组有个住在山脚下的张姓女婿,上世纪50年代到海螺村的丈母娘家背土豆种,结果天亮出门,到晚上也没有走出去,等他敲门找住处时,发现又转到了丈母娘家里。

  正申请国家地质公园

  据屈茂稳介绍,经过专家教授组长时间的实地考察研究认为,山阳县海螺殿一带的地层受地壳运动的影响,其岩溶形成过程和影响区域时间长、范围广,可达几千万年,甚至是上亿年的冲蚀溶蚀过程。说海螺殿一带岩溶地质地貌喀斯特景观资源为西北地区最大是不为过的。

  屈茂稳说,从研究价值来说,这一地貌现象反映了秦岭早先在数亿年前,是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的地带,是地表水、地下水共同作用侵蚀、溶蚀比较典型的地区。

  从旅游开发价值来说,海螺殿溶岩面积要大于200平方公里,重点游览观光区域在100平方公里。底下溶洞丰富,地表上凡有“漏斗”的地方,下面就是一个溶洞,这样至少有50多个溶洞。由于海螺殿紧邻五六公里就是黑龙峡,它本身也是冲蚀溶蚀地貌,沟大谷深,长度达30余公里。他建议,如果将海螺殿与黑龙峡综合开发旅游,溶岩面积之大,景观类型之多,在我国西北地区都非常罕见,与毗邻的西岳华山相比,在景观上更为丰富多彩。

  对此,杨地镇镇长王波说,他们正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申请国家地质公园,争取早日开发。

 

编辑:温磊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