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表示,中国需要20到30年时间达到让民众“买得起房”的目标。这话让人不太舒服,却也说得很实在。如今,工薪阶层单靠那点基本工资要想买上一套房子简直是痴心妄想,除非你有其他赚“外快”的门路。对于老百姓来说,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假如我是个
农民,一个人,有一亩地已经不错了。一年种两次,一次小麦,一次玉米,一年能挣个800块,再养一群鸭子,卖点鸭蛋,最多也就能挣1000块。想要在上海郊区买套像样的房子,得不吃不喝地耕种1000年。到那时,共产主义该实现了吧?
假如我是个工人,在那种虽然不太景气却也没下岗的单位,一个月拿800块钱,不抽烟,不喝酒,不结婚,不吃饭。渴了喝凉水,饿了吃烂菜叶,冷了拣破麻袋穿,总之,一分钱不花,在房价不涨的前提下,要买那样的房子,得连续工作100年。估计,没什么工厂要这么老的工人。
假如我是个公务员,混得很一般,一个月2500块,也不抽烟,不喝酒,不吃饭,还不贪污,不受贿,不挪用公款,要想买那样的房子,我得熬够30年。估计刚买了房子,就得退休了,而且极有可能因为营养不良而迅速逝世。
假如我是个撰稿人,而且混得还不错,每两个字一块钱,我也不抽烟,不喝酒,不吃饭,也不泡文学女青年,要想买那样的房子,我得连续写2000000字,而且还得保证字字有人要。假如连构思带写带修改,每小时可以顺利完成2000字,那么就得连续写1000小时。我明白了,为什么写字的人容易夭折,憋的!
假如我是……
两极分化是怎么形成的?看看以上购房的时限,答案就呼之欲出了。辛辛苦苦工作一辈子赚得那点钱,被房地产商拿去一部分,再被炒房者拿去一部分,就所剩无几了,这两极要想不分化都困难。
都说宪法明文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了。我想,这起码得有个前提——— 你首先得保障大多数百姓拥有一定数量的财产。假如大伙为了一套房子都累得死去活来,你还有什么好保护的?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所,历来都是百姓最起码的要求。可是,照今天的收入分配形式,照今天的房价上涨速度,20到30年的时间达到让民众“买得起房”的目标也相当困难。(作者:刘光宇 来自:凤凰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