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国际博览
俄罗斯红场阅兵展示百余尖端武器(组图)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报  2010-05-10 06:13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飞机通过莫斯科红场上空,组成“65”的形状

  参加胜利日阅兵式的俄罗斯士兵列队通过红场IC供图

  俄罗斯S-400型防空导弹系统通过红场本版照片除署名外由人民图片提供

  戈尔巴乔夫(右)观看阅兵式

  美国士兵携枪参加阅兵

  5月9日是苏联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俄罗斯当天在首都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式。阅兵式规模空前,尽展俄军精华。美、英、法等北约成员国部队也首次参加。

  俄总统:“这场战争让我们成为强国”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德国总理默克尔、以色列总统佩雷斯、波兰代总统科莫罗夫斯基等2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代表出席了阅兵式。包括梅德韦杰夫、胡锦涛、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内,出席典礼的领导人大多系象征胜利的红色领带。

  上午10时(北京时间下午2时),阅兵式开始。全场为反法西斯战争遇难者默哀一分钟,克里姆林宫斯帕斯卡亚钟楼钟声长鸣。伴随卫国战争歌曲《神圣的战争》,8名俄罗斯武装部队仪仗队士兵分前后两组,举着俄罗斯国旗和镰刀铁锤军旗进场。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在阅兵总指挥、莫斯科军区司令格拉西莫夫上将陪同下检阅俄军受阅部队。“同志们好!今天是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祝贺你们!”谢尔久科夫说。各批次受阅部队高呼“乌拉”。

  俄武装力量总司令、总统梅德韦杰夫随后发表讲话:“时间有巨大力量,但不会胜过我们的记忆。”他说,卫国战争是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成员共有的历史遗产,“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前线战斗的战士们,不会忘记在工厂顶替男人们干活的妇女们,不会忘记承受相对他们年龄而言不可思议经历的孩子们。他们都是英雄。”“这场战争让我们成为强国……我们不仅取得军事上、更取得道义上的胜利。”

  梅德韦杰夫说,“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人民和我们的盟友们都为取得胜利进行斗争……这是共同的胜利”。梅德韦杰夫说,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和部分反法西斯盟国军人共同参加阅兵,“象征我们准备捍卫和平,不允许重新评价战争结论,不允许发生新的悲剧”。受阅俄军部队高呼“乌拉”。标兵就位,分列式开始。

  德俄总理座位相邻不时交谈

  在俄联邦国旗、胜利旗帜和俄联邦武装力量旗帜引导下,卫国战争红军各方面军军旗队,旗帜连,俄联邦武装力量仪仗队,身穿当年军装的卫国战争步兵连、空军连、海军连相继踏入红场……

  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塔吉克斯坦、乌克兰、土库曼斯坦9个独联体国家阅兵分队陆续入场。这是独联体国家军人自苏联解体以来首次参加红场阅兵式。观礼台上,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向自己国家受阅部队鼓掌致意。

  观看阅兵时,德国总理默克尔与俄总理普京座位相邻,不时交谈。默克尔8日晚飞抵莫斯科后接受俄记者采访时说,胜利庆典邀请是巨大荣誉,德国领导人能够接到邀请,并非“想当然”,显示两国汲取历史教训。5年前、即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庆典上,时任德国总理施罗德出席红场阅兵,成为首位受邀出席这一庆典的德国领导人。

  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法国总统萨科齐原定出席,因希腊债务危机临时取消行程。美国总统奥巴马因日程冲突没有接受邀请。不过,美国、法国、英国和波兰都派部队参加阅兵。这是北约国家部队首次出现在红场阅兵式上。

 [1] [2] 下一页
编辑:梁铮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