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就控烟等情况举行发布会(实录)
中国网5月10日报道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卫生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邀请到了卫生部妇社司杨青司长和卫生部医政司护理管理处郭燕红处长参加。下面请杨青司长介绍卫生部开展创建无烟机关的情况。
卫生部妇社司杨青司长:
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卫生部开展创建无烟卫生部机关活动的情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要求,自2011年1月起,我国应当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它可能的室外工作场所完全禁止吸烟。为了做好控烟履约工作,发挥卫生部门示范带头作用,2009年5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卫生部和武警部队卫生部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这个《决定》要求到2010年,军地所有卫生行政部门和至少50%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建成无烟单位,确保2011年实现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目标。
为带头贯彻落实《决定》的精神,积极营造清洁健康的工作环境,保护卫生部机关职工和来访者免受烟草烟雾的威害,卫生部机关自2010年5月,参照《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全面开展创建无烟卫生部机关,计划到2010年9月底达到相关要求。为此,我们陆续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创建无烟卫生部机关活动领导小组,由陈竺部长担任组长,刘谦、尹力副部长任副组长,各司局和驻楼各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由各司局和驻楼单位的综合处处长组成。办公室日常工作由机关服务中心承担,并具体负责组织各项创建活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给予全面支持配合。
二是出台管理规定。在多次征求部机关相关司局和驻楼各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无烟卫生部机关管理规定》,主要内容包括:卫生部机关办公大楼内全面无烟,禁烟区域包括楼内所有场所;卫生部机关办公大楼内每一位职工都应当树立从我做起的意识,争当控烟的表率,自觉不在禁烟区域吸烟、不给他人递烟酒、不给领导敬烟、不接受他人敬烟;对主动戒烟并成功戒烟一年的职工给予500元的奖励;职工在办公大楼内吸烟或摆放烟缸烟具,发现一次通报批评,发现三次建议取消当年评选优秀公务员的资格。司局一年内发现超过3人次在办公大楼内吸烟或摆放烟缸烟具,建议取消该司局创建无烟卫生部机关领导小组成员的评选优秀公务员资格;设立控烟监督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等。
三是营造无烟环境。为了营造良好的控烟氛围,我们对卫生部机关进行了环境布置,包括在楼梯、洗手间、车库、会议室等重点区域张贴禁烟标识;在卫生部机关大楼外设立室外吸烟区;在卫生部机关传达室门口、办公大楼入口处树立禁烟提示牌;在一楼大厅摆放控烟资料和戒烟指导手册,供免费取阅。同时,我们还开展职工吸烟情况基线调查和终末调查,将于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前,委托北京朝阳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来卫生部机关为职工提供戒烟指导和戒烟咨询服务,帮助吸烟职工积极戒烟。
四是加强监督评估。按照《无烟卫生部机关管理规定》要求,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负责本司局的控烟巡查,机关服务中心房管物业处负责来访者的控烟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每月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对创建工作进行抽查,不定期组织开展联合检查并通报结果。创建活动结束后委托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对卫生部机关创建工作进行第三方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上报领导小组。达到相关要求后,卫生部机关控烟工作将进入常态管理,依据《无烟卫生部机关管理规定》严格执行。
各位媒体朋友,再过20天就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23个“世界无烟日”,今年的主题是“性别与烟草--抵制针对女性的市场营销”,卫生部和全国爱卫办已于4月15日联合发文,要求各地一要以世界无烟日为契机,大力开展控烟宣传活动。二要积极开展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禁止吸烟工作,三要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带头创建无烟单位,四要切实做好大型活动、体育赛事和公益活动的控烟履约工作,相关资料见卫生部网站,欢迎大家积极开展相关的宣传报道。
借此机会,我衷心感谢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我国控烟工作的关注与支持,也欢迎媒体朋友关注并监督无烟卫生部机关的创建工作。谢谢大家!
邓海华:
谢谢杨司长。下面请郭燕红处长介绍我国护理工作的相关情况。
卫生部医政司护理管理处郭燕红处长: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各位专家,大家好!后天就是国际护士节,这个节日就是为了纪念现代护理学科创始人佛罗伦斯·南丁格尔于1912年设立的,设立这个节日的宗旨是继承、弘扬和倡导南丁格尔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每逢“5·12”国际护士节,世界各地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今年,卫生部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志愿护理服务”活动,要求医学院校的护理专业学生进入医院,以及医院的护士进入社区来开展护理服务。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护理工作者在协助诊疗、救治生命、促进康复、减轻痛苦以及增进医患和谐等各方面担负着大量的工作。卫生部高度重视护理工作,特别是近5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持续改进护理,促进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是制定工作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卫生部于2005年公布实施《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十一五”时期护理工作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在大幅度增加临床一线护理总量,合理调整临床护士队伍结构,以及培养临床的专科化护理骨干,发展社区护理等各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全国各省根据卫生部的工作部署,都研究制定并实施本省区市的护理事业发展实施方案。
二是加强护理立法,保障护理权益。200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护士条例》,《护士条例》首次从立法层面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明确护理的义务,规范护理行为,这部法是促进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条例》主要规定了四方面内容:一是保障护士合法权益;二是严格规范护士的执业行为;三是强化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四是建立护士执业的准入制度。中华护理学会根据《护士条例》专门制定发布了《护士守则》,对护士应当持有的职业操守和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提出了要求。
三是开展专项活动,推进护理工作。卫生部在2005年—2008年连续四年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活动管理年活动,2009年又开展了“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在这两项活动的工作内容当中,将护理数量的配置和护理质量的提高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2008年,卫生部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护士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大大提高了护士的专业技能水平。
四是大力表彰先进,鼓舞队伍士气。近几年来,我部与中国红十字会通过对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的表彰,大力倡导和弘扬护理工作者救死扶伤、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迄今为止,我国已有54名优秀护士获得南丁格尔奖章,这是国际护士最高荣誉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连续为四届获奖护士颁奖,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护士工作的重视、对护士工作者的关心、爱护和支持。
近五年来,护理工作在诸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第一,护士队伍数量迅速壮大,护士不足的问题正在得到扭转。自2005年以来,护士队伍发展迅速,截止到去年年底,根据我部全国注册护士信息库数据,全国的注册护士以后达到218万,五年来护士队伍增加了87万,是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
第二,护士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原来我国护士队伍主要以中专层次为主,护理队伍已经从以中专层次为主转向中专、大专、本科多层次学历结构。根据注册护士信息库数据,大专以上学历层次的护士已经达到了51%。近几年,按照我部颁布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各地普遍加强了对重症监护、急诊急救等专业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大大提高了护士的专业化水平。重症监护、急诊急救等专业的专科护士在突发事件当中,比如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伤员的救治,以及今年青海玉树地震伤员的医疗救治,以及手足口重症患儿的救治当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护理工作在理念、工作内涵、专业技术以及服务领域得到一定发展。特别是随着社区卫生工作的发展,护士在社区服务当中也同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