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社会
最牛志愿者仍坚守北川 称要留到不需要自己为止
http://news.hsw.cn    来源: 环球时报-环球网  2010-05-10 14:17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离开陈家坝

  2009年7月,坚守在北川县陈家坝乡的张华强生病了,每到下午就发烧,还有胃病。他向县委组织部提出离开陈家坝的申请,绵阳市政府秘书长宋明(原北川县县委书记)找到张华强,希望他能到红十字会工作,可以选择绵阳地区任何一个县的红十字会。张华强的选择自然还是北川县。

  在红十字会

  “自地震后,我几乎没离开过北川县,我早把自己当北川人喽!”张华强常说。

  当时,北川红十字会除挂职干部外,真正的工作人员只有两位,正承办香港和澳门红十字会对北川县的资助项目。两个项目涉及考察、选址、施工等诸多细节。

  那段时间,张华强通常是周一到周五正常上班,周末回医院打针治疗。

  “我选择红十字会,还是有一点私心的。”张华强不好意思地笑笑,“看病不花钱,可以节省一点医药费。”

  “当初我选择去陈家坝也有一点‘私心’——那里吃饭不花钱。”张华强笑了。地震后,张华强一直是志愿者,近两年时间没有任何收入,这种坐吃山空的状态让他不得不为医药费和生活费担心。

  张华强治疗了大约一个月,一直没查出病因。

  后来,他回到绵阳看中医,医生说他是“寒湿入骨”。回想在陈家坝过的那个冬天,他一直住在帐篷里,“那会儿总是睡了一夜,第二天还觉得膝盖冰冷冰冷的。”

  到指挥部

  8月初,张华强因为工作上的事找他的“老朋友”——北川县副县长、建设局局长王玉梁。他们是震后在北川抗震指挥部一起工作的战友,“那段生死与共的经历很特别,我们建立了特殊的友谊。”

  王玉梁是北川新县城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于是,邀请张华强到指挥部帮忙。张华强想都没想就同意了,“我也很想亲眼看着新北川一点点长大。”

  2009年8月10日,张华强正式以志愿者的身份调到北川新县城工程建设指挥部建设组工作。

  2009年10月,又调到工程保障组。

  今年初,北川新县城指挥部重新洗牌,张华强被安排到工程组下面的安全小组。

  午饭的时候,他笑眯眯地端着饭盆边吃饭边热情地和指挥部里的人打招呼,没有人把他当外人。

  他的身份到底是什么呢?政府工作人员?还是志愿者?

  当记者提出这个疑问时,张华强笑了:“还是志愿者,只是我的志愿服务已经进入政府核心部门了。”

  是的,他始终都是一个志愿者。在陈家坝乡当安置官的时候,他每个月可以拿到几百元的志愿者生活补助。在北川新县城建设指挥部,他可以每月拿700元的补助,而和他在同一组工作的外聘人员每个月薪水3300元。

  “总是和官员和高薪的人共事,会不会心理不平衡?”记者调侃。

  张华强笑眯眯地摇摇头:“我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只是个志愿者,我是来帮助北川的,不是来北川当官和赚钱的。”

  张华强说,进入灾后重建后,他的心态一直很平和,继续留在北川不是心血来潮,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想做什么。

  在北川

  下午,张华强开车到新县城东纵路方向去检查,经过东纵二路时他停了一下,“每次从东纵二路经过时都有一种感动,那些在云盘山上游玩的北川居民穿红着绿,一副惬意的样子……”张华强的眼睛里装满了憧憬。

  地震后的北川,让张华强心灵震憾,让他感动流泪,也让他对北川产生了一种难以割舍的亲情。

  他打算在北川待多久?

  “不清楚,可能待到北川不再需要我的时候吧……”张华强微笑着。本报特派平武记者顾然文/图

编辑:赵萌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中俄志愿者参加500天模拟火星之旅 不能喝酒抽烟 05-07 10:18
陕将招募1000名西部志愿者 考研考公务员均有优惠 05-07 06:44
志愿者五一挤爆福利院 老人一天“被服务”五次 05-04 05:13
大学生为北川义卖 600元义卖款收到500元假钞 05-03 09:54
西安公交志愿者倡导低碳生活 出行乘绿色公交(图) 05-01 18:08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