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车途经十字时,车主“麦客”不小心“碰到”女行人怀中的孩子。在送孩子去医院的路上,抱孩子的女子及其女同伴一再设法让“麦客”花钱私了此事,后来“麦客”给了对方2600元钱。但“麦客”随后分析自己八成被骗了,便在网上发帖,“通缉”以碰瓷手段行骗的两女子。
“撞人”后蒙了车主赔款2600元
4月23日下午1时23分,西安一车友俱乐部的车主以“麦客”的网名在网上发帖,“通缉”碰瓷的两个女骗子。帖子里说:4月22日晚,驾车在西安市玉祥门盘道由西向南右拐,突然听到右后视镜有撞击声。“麦客”马上停车,一年轻女子告诉“麦客”,车把她的孩子碰了。“麦客”马上下车,只见另一女子自称是孩子的姑姑,怀里的孩子啼哭不止,而男孩头上左前额鲜血直流。“麦客”马上让对方上车赶往医院。
刚上车不到一分钟,小孩就不哭了。“麦客”提出去最近的正规医院,而孩子的母亲则要求去小型医院。到了医院后,医生检查说建议缝针,孩子的母亲、姑姑表示不愿意。孩子的母亲及姑姑都说,家里正在办丧事,很着急,让“麦客”送孩子先包扎就行了。在小医院包扎完后,两个女子表示,要商量赔钱的事情,并要5000元。“麦客”就把随身带的2600元钱给了她们,对方下车后打的离去。
判断被骗后发帖“通缉”碰瓷者
当晚回到家,“麦客”觉得事情有很多破绽:因为他的车的后视镜上没有发现任何残留头皮或血迹,怎能一下就把小孩子的头皮刮去指甲盖大小的一块。其次,两名女子是孩子的妈妈和姑姑,孩子受伤了,她们却不去大医院处理,偏要找小医院,并不按照医生意见缝合及打破伤风针,而只是简单包扎。且孩子的母亲及姑姑不担心孩子的伤势恢复情况,而提出一次性赔偿。
4月23日中午,“麦客”在网上找到了类似事件的帖子,内容几乎是一模一样。于是“麦客”发帖“通缉”这两个女子,帖子中细致描述了两个女子和怀抱的小孩的体貌特征。
“麦客”“通缉”碰瓷者的帖子一出,马上在该网站引起反响,有车主回帖称:此二女系烟民,专以此种方式诈骗。4月26日上午,“麦客”向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环城西路派出所报案。
4月27日晚8时,作为碰瓷事件的受害人,“麦客”听说环城西路派出所抓获两名碰瓷女嫌疑人,他跑去指认,遗憾的是这两个女子并不是他遇见的那两个女子。
网友爆出易发生碰瓷地点
5月7日,又有网友在华商网上发帖称,一伙人故意在十字路口往车上碰,然后以被撞为由,几个男子上前索要钱财,不给就殴打车主。这伙人作案地点在北窑头十五舍、昆明路十字、制药厂十字。
而“麦客”原帖的跟帖中,也有车主罗列了容易被碰瓷的地方,比如玉祥门盘道、西五路等地,这些地方一般都是没有交警值勤且车流量较大。
昨日上午,记者赶到昆明路十字,蹲守了近两个小时,并未看见上述网友说的情况。周围群众说,一般情况下,十字发生碰撞,围观者很难辨清是碰瓷还是真的车祸。即使发生殴打,围观者也只会认为是因为车祸引起的,并不会想到是有人恶意碰瓷。所以,很少有人管这种“闲事”。
警方:事件很难认定建议走正规渠道解决
昨日下午,针对“麦客”遇到的情况,一名交警说,对于特征比较明显的碰瓷,比如发生刮蹭后殴打车主的,或者张口要价要求私了的,车主可拨打122或110求助,警方可受理。但大多情况下很难分清,若司机能认定自己并未撞人,加之有目击者愿意出来作证,碰瓷者肯定会做贼心虚趁早离开的。如果遇到碰瓷者声称比较严重的情况,司机也可通过正规渠道解决,将来以医院的医疗鉴定为准。因为一般情况下车辆都会买第三者责任险或者商业险,出现上述情况,保险公司会酌情赔付的。
对于此事,环城西路派出所处警民警杨烨称,4月27日,该所确实抓了两名涉嫌碰瓷的年轻女子,但经过几名受害者辨认,认定这两个人并不是当时的作案者。最后,苦于无证可查,警方对二人进行教育后,只好将她们放了。杨警官称,一般情况下,碰瓷者会故意“撞车”,声称自己或孩子被撞,利用司机的“怕事”心理,要求私了,而车主会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赔偿碰瓷者。
但是,若碰瓷者主动提出索赔,且漫天要价,或有意夸大“伤情”,驾驶员一定要多加分辨。本报记者 杨小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