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陕西
兵马俑新挖掘4大谜团待解 一号坑挖出3尊秦俑头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0-05-11 04:48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一号坑第三次考古发掘现场(新华社资料照片)

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发掘  本报资料照片记者 王警 摄

  2009年6月13日,秦兵马俑一号坑进行了第三次发掘,随着发掘的有序推进,秦俑军阵再次带来诸多惊喜,尤其是备受关注的秦俑彩绘,“比想象中要好得多!”发掘人员面带惊喜地说。

  秦俑俑坑土层一般分为7层

  在秦俑坑中,从地面到发现秦俑,其间结构是怎么样的呢?昨日,秦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执行领队许卫红说,俑坑最上面是耕土层,然后是回填土层,这些在第二次发掘时已经清理,在此次发掘中,是从第三层红土层开始的,总共有7层。

  这些土层也可以显示秦俑在地下的埋葬情况,在红土层下,则是席子木迹层,为俑坑建筑顶部棚木、枋木及覆盖于棚木之上的席子经炭化或腐朽所形成。然后是夯土层,在棚木下,分布着夯土的隔墙层;然后是文物层,在隔墙之间的过洞里面分布着陶俑、陶马、兵器、木车等遗迹、遗物。第7层为秦俑的最底面铺设的地砖层,目前发现最深处距离隔墙顶1.9米。

  提取一尊陶俑需要十来天

  据了解,从去年第三次发掘至今,主要是一号坑北侧大约200平方米的区域,出土了有车、马、一般武士俑、还有一尊高级军吏俑,此外在武器中,出土了大量的铜镞、弓弩等,还有刻有“寺工”的铜矛。最为珍贵的是发现了大量的彩绘,主要包括陶质和漆木器上的彩绘。考古专家介绍说,整体上看,彩绘情况比预想的要好。在柲(武器的握手把儿)、弩、鼓等各种器物上均保留有彩绘,尤其是2件漆柲,图案完整,色彩艳丽。

  而在秦俑身上,此次发掘出的陶俑彩绘虽然保存面积较小,但个体数量可谓“层出不穷”。陶俑个体因“人”施彩,肤色大多或粉白或粉红,此次最为珍贵的莫过于发现3尊秦俑头保存彩绘较完整,这3尊陶俑中,一尊脸呈白色、一尊为粉红色,一尊呈现灰白色,眼睛是褐色。

  在目前发掘中,共发现了有120余尊秦俑,其中一尊为高级军吏俑。秦俑因在坑内早已倒塌,成了残片。这些秦俑如何来提取呢?考古专家说,提取起来十分麻烦,因为都已经成了碎片,提取前,要先进行绘图,确定哪些碎片属于同一尊秦俑的,然后再提取。在目前已经提取的10来尊秦俑中,除了核桃大小的碎片外,能够辨清部分的碎片最多的有63片,最少的也有30多片,提取一尊秦俑一般需要10来天时间。

  四大谜团待解

  谜团一秦俑脸到底有多少色

  在此前的发掘中,曾发现一尊绿脸俑,绿脸俑缘何为绿色,谜团至今未解,有人戏称是工匠们的恶作剧,有人认为绿脸俑有着情报员或其他使命。

  在此次发现的3尊彩绘俑脸中,竟然肤色有别。有白色、有粉红色、还有灰白色。而最为奇怪的是,灰白色的武士俑瞳孔竟然是褐色的,与大多秦俑的黑眼睛不太一样,据现场发掘的专家介绍,该俑脸上先是一层粉红色,然后又涂上了灰白色。而其眼睛缘何会是褐色,工匠当时缘何不制作成黑眼睛,目前还不得而知。

  秦俑脸的肤色到底有多少种颜色,考古专家认为,秦俑在制作时也具有很大的艺术性,会制作出不同于常人的脸色,绿脸俑则显得最为独特,秦俑脸到底有多少肤色,随着兵马俑的进一步发掘,会不会再现与众不同的秦俑脸,让人期待!

  谜团二小小甲钉缘何多色

  肤色有别,服饰也可谓色彩纷呈,在袖肘部多红、紫等浓烈色调,而在直径不足一厘米的甲钉用彩,也包括了天蓝、枣红、淡紫等数种,有的先用褐色漆底,再涂红,然后再涂白,同一个体陶俑甲衣上相邻甲钉用色有白有雪青。

  小小甲钉缘何出现众多色彩,有专家认为,这可能体现了秦人服饰、秦军铠甲编缀方式的多样性。甲钉的不同颜色可能体现了不同的部门,比如红色甲钉属于一组、蓝色属于一组。

  谜团三战鼓为何没鼓槌

  在此次发掘中,共发现两车紧紧相连,而在2辆战车的右侧,均有一面战鼓。而令人惊奇的是,发现了战鼓,竟然没有鼓槌。

  在古代打仗时期,敲打战鼓表示助威、撤退、进攻等不同指令,而秦俑坑出土的战鼓中,鼓槌数量明显少于战鼓数量,缘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目前还是谜。

  谜团四“宝箱”精美却空空

  考古专家在清理战车时,竟然在战车上发现了3处箱子形状的遗迹,而箱形器上的材料却十分少见。这些箱形器虽都经火烧,但形制清晰,仍能辨清该器物应为皮质,在器盖上还残存纤细如发丝般的红、蓝、白色云状纹饰。器底做工考究,四周45°接缝包边,缝隙不过3毫米。

  据专家介绍,这些箱形器均是在战车上放的,有人认为可能是战车上铺设的用品,也有人认为可能是随车携带的皮箱,然而箱内却空无一物,制作如此精美的皮箱到底作何之用,目前还是谜。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周艳涛采写

编辑:梁铮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