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社会
囚犯放不下家庭越狱17年 给儿子盖房娶妻后自首
http://news.hsw.cn    来源: 大河网-河南商报  2010-05-11 09:07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商报记者 卢艳艳 张毅力 通讯员 邹志远

  越狱17年,他隐姓埋名,在煤矿打工忍气吞声,肋骨被挤断也一声不吭……他攒下每一分钱给儿子盖房娶妻。

  现在,儿子成家立业了,他也走上自首之路。

  越狱动机

  他最放不下的

  是孩子和家

  17年前,张永金41岁,正值壮年。人生的轨迹,可能稍不小心就会被改写。1990年,张永金身份改变,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

  在河南省周口监狱四监区刘庄分监区,他将度过这漫长的7年。

  他曾触犯法律,也许,在一些人心中,他面目可憎。但作为一个父亲,他始终放不下的是家。

  张永金兄弟六人都十分贫困,共住两间草房,六兄弟只有张永金自己结婚成家。

  入狱后,张永金处于深深的恐惧中,这种恐惧,不是坐牢7年时光的流走,不是监狱生活的苦闷,他在担心年幼的孩子。

  他害怕妻子带着年幼的孩子改嫁他人,害怕孩子们孤苦无依。他也担心,刘家会不会成为光棍家庭,无人继承香火。出于对家庭破碎的恐惧,张永金入狱后一直伺机逃跑。

  当时,刘庄分监区是监狱农场的一个中队,服刑人员从事野外林果、农业劳动,戒备等级低,警力奇缺,罪犯脱逃率居高不下。

  1993年10月,他在果园里劳动时趁警察不备脱逃。

  隐姓埋名

  打工攒下每一分钱给孩子盖房娶妻

  张永金脱逃后,河南省周口监狱立即派出大批警察侦查追捕。

  风声很紧,张永金不敢回家,在外东藏西躲。

  迫于生计,他辗转来到禹州市,到一家私人煤窑化名做了一名挖煤工。

  煤矿主对矿工的真实身份核查不严,安顿下来后,张永金除了到井下挖煤,平时足不出户,不和工友交谈,以免说话过多暴露身份。

  他节约每一分工钱,除了给妻儿寄点生活费外,他把钱都藏在身上,希望攒够了钱为儿子盖三间瓦房。

  在他心里,只要有了房,有了钱,老婆就不会改嫁,家就不会散。

  就这样,2008年,他出钱帮大儿子盖了房,娶了媳妇,有了小孙子。

  逃亡生涯

  受了工伤也不敢索赔

  张永金的痛哭,源于他17年来不可想象的生活。

  17年来,背负着重重的心债,他精神恍惚,身体状况极度恶化。

  打工时,生怕被别人发现,他常年不和别人交流,语言表达能力变得极差,记忆力也严重下降。

  他已记不清他脱逃前所服刑中队的名称,记不住任何一个管教干部的名字,记不清是哪年、因何事被捕入狱……

  17年来,他总睡不着觉,一躺上床,脑子里就反复出现一个画面:他奋力向前跑,很累很累,后面一群警察追了上来,有人举起了抢,一枪击毙了他,他老婆孩子走了,家散了……

  在煤矿打工时,他也忍气吞声,生怕暴露身份。一次,他肋骨被矿车挤断了,矿主让人带着他到医院简单地处理了一下,就把他扔到工棚里不管了。“活得跟牲口一样。”

  17年来,他身受十几次工伤,都没得到一分钱的赔偿。

  为何自首

  不想成为孩子们的耻辱和累赘

  4月29日,在子女的陪同下,他到曾服刑的监狱自首。

  知道他跑了17年后又回来,监狱里有犯人骂他傻蛋,张永金自己明白,“在监狱的第一个夜晚,我睡了个好觉,再没有做被警察追捕击毙的梦了。”

  张永金说,当年的脱逃是为了免遭家庭破碎,现在却渐渐成为儿女们的耻辱和累赘。

  两年前,小儿子想去当兵,身体、学历条件都够,就是因为有个逃犯父亲,政审没有通过。大儿子的家庭,也因此受了一定影响。他自首的念头,一天比一天强烈。

  张永金说,17年来,他一直在外面逃亡,但感觉比住监狱还要累,逃到天涯总是囚。孩子都长大了,他终于可以去还自己的心债了。

编辑:李晨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山西太原囚犯挖通道越狱未遂向监狱自首 因土冻硬 05-05 11:01
亲属拒领骨灰医院报警 警方查出死者曾越狱 03-26 11:06
哈尔滨越狱犯潜逃13天落网 曾藏身废弃地下管道 03-09 10:43
哈尔滨越狱犯陈聪聪逃亡13天后被抓获(图) 03-09 06:43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