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是周末,映秀镇漩口中学遗址外的“旅游一条街”上并没有太多的游客
为供女儿上大学,58岁的龙林凤如今在映秀镇漩口中学遗址附近卖菊花。她的两个孙女在地震中遇难
4月24日,两个游客刚下车,便被五个卖花的妇女围了起来
本报记者 刘海宏文/图
如果没有那场大地震,渔子溪村的农家乐或许早已红红火火。而现在,借着映秀镇打造国家5A景区的东风,这个村子又开始谋划新方案。面对络绎不绝的游客源,村民们已提前开始热身。这些过惯了农耕生活的山里人,已经开始挖掘他们生产自救的第一桶金。
每卖一束菊花,龙林凤都觉得那也是献给两个已在天堂的孙女的。
512汶川大地震中,她的两个在映秀小学上学的孙女遇难。如今,一个躺在遇难者公墓里;另一个连遗体也没找到。独自一人时,凝望着已夷为平地、仅剩一个旗杆的映秀小学,这个年近花甲的老人暗自神伤。大多时候,她穿梭在漩口中学遗址周围的人流当中,兜售着手中的菊花。
卖花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和龙林凤一样,大都来自距震源点最近的渔子溪村。
旅游一条街
卖的大多是跟地震有关的
龙林凤的活动范围大多在那条自发形成的旅游一条街上。说是街道,其实是一条长约500米、宽4米多的小路。路的一边是有邮政、小商店、公共厕所等生活服务设施的板房区,另一边则是漩口中学倒塌的旧址。靠着旧址的路边上,有一排20多个小摊。有卖干果、羌绣、民族工艺品的。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把绣着“512”、“汶川映秀”字样的鞋垫拿来卖;这条街上,80%的摊贩卖的是跟地震有关的光碟、照片和图书。
每个卖光碟的小摊上,都放着一个移动DVD。只要有游客走过来,摊贩会立刻打开DVD。“太惨了。”一个游客刚看一眼就被吓跑了。还有的人会表情凝重地看上一会儿,然后和商贩讨价还价。摊贩说,这些光碟中的影像资料都是从民间搜集来的。记者随意翻看了几张,发现大多是不明来源的出版物。一摊贩劝说:“买一盒吧,就算帮助我们灾后重建了。”和摊贩不一样,像龙林凤一样卖菊花的农民,则捧着菊花到处转悠。每当有车子在临时停车场停下来,就会有五六个妇女冲上去,向游客卖花。漩口中学周围栅栏上插满了菊花,都是游客献的。自从去年地震一周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这里献花之后,菊花的价钱也涨了起来。起初批发5毛一枝,后来涨到一块三、一块四。
4月23日,因为不是周末,游客并不多。龙林凤的花没卖出几朵。她在一个卖光碟的小商贩那里坐着休息。这条街上的摊贩,龙林凤全都认识,他们几乎都是渔子溪村的农民。
这个距离512汶川大地震震源点最近的村庄位于映秀镇西南的山坡上。地震造成这个村子45人死亡,99%的房屋倒塌。
去年灾后重建开始时,镇上的其他几个村子的村民或投亲靠友、或搬到相近的都江堰租住。因为并未影响到重建,渔子溪还有80多户村民没有搬迁。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旅游一条街几乎成了渔子溪人的地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