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
居民指责“鸠占鹊巢”
中山市对口援建办一位负责人介绍,中山援建漩口镇安居安置房共13栋264套,总建筑面积16718平方米。1月18日,全部顺利移交当地政府。
这位负责人介绍,他们是根据汶川县提交的漩口镇居民和公职人员安居需求,设计建造的,小区房屋面积在40到80多平方米。
漩口居民说,中山市已为镇政府公职人员建设了周转房。他们不去住,却抢先占了他们大面积的房子。
记者看到,在博爱路上方的山坡上,还有三栋住宅楼,规格和样式与漩兴花园小区房屋一样。漩口居民说,这就是中山市对口援建的公房,面积较小,主要用作镇政府、学校和医院公职人员的周转房。
上述中山市对口援建办负责人说,确实设计了三栋户型较小的周转房。至于怎么分配,中山方面不能参与。
4月10日,漩口镇副书记、纪委书记杨绍春介绍,公职人员之所以没有入住山坡上那三栋小户型房,是想留下做搭配。他称,漩兴花园分给居民的房子面积不足的,可以搭配山坡上的房子。
不过,居民们说,如果能住进已被政府人员占的大户型,其实不存在搭配问题。
漩口镇人大副主席刘艳否认镇政府公职人员率先入住的是大户型。不过,记者获取的一份户型资料显示,13栋房屋共分ABCDE5个户型,紧靠中山路的政府人员已经入住的3栋,属于最大的D和E户型,面积分别是73和80.96、84.35平方米,有的还带有壁柜。而在博爱路山坡上的周转房,则是50平方米左右的一室一厅户型。
刘艳又解释称,靠近中山路的房子“比较吵”,他们是把安静的房子留给居民。
刘艳还称,政府人员之所以率先入住,还因那3栋房子靠近中山路,他们担心居民入住后,在墙上打洞做成门面房,从而损坏安居房,而政府人员住下后,是不会干这种事的。
针对刘艳的说法,居民们说,他们不会做在承重墙上打洞这样违法又危险的事情。而漩兴花园在小镇一角,这一段中山路很安静。
刘艳还解释,政府公职人员入住是没有产权的,调走后就会腾出来,所以不存在侵占居民安居房情况。
不过,该镇居民认为,除主要领导,镇上的普通公职人员基本终身在此地工作,尽管不享有产权,但他们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终身占有。
现状
分房名单正在公示
等待的不仅是镇上居民。记者从漩口镇医院了解到,该院15名医护人员分得6套周转房。医院一负责人说,他们先后找了镇长书记请求房子不下10次。目前,医生们都住在医院病房内。
漩口镇小学一名领导介绍,学校有62名老师,学校也多次找镇领导协商周转房,但镇上只答应分给14套房。目前老师都住在学生宿舍。
对于安居房的分配,漩口镇副书记、纪委书记杨绍春称,他们已草拟了分配方案,正报县政府批准,“我们想在5月12日之前完成”。
对于房子分配时间的拖延,杨绍春解释称,安居房分配工作很复杂,因为安居房政策和移民安置房政策有冲突,目前建成的房屋面积达不到移民安置标准,有些家庭需要分两套房,有的两套房调配不到,还需要货币补助,“具体很麻烦”。
汶川县移民办主任李煜介绍,目前264套安居房,准备拿出174套分给漩口镇居民。春节前这些房子装修完毕,他们本打算把房子分下去,但是考虑到春节需要一个安稳环境。他们担心分房矛盾突出,所以推迟了分房。
对于漩口镇政府官员们率先入住,李煜说,不能因为移民没有安居,政府人员就不能安居。
4月6日,李煜说,目前正在具名分房名单公示阶段,5月15日公示结束。
漩口镇居民至今仍住在叉叉房内等待。李煜称,他们将根据老百姓的反映对一些问题再做研究,因此公示后,分房还需要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