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岁的刘爱花老人卧床十多年,昨天第一次出了家门。记者 张波 摄
华商网-华商报讯 (记者 张瑾) 昨天,十多年没出家门的80岁残疾老太太刘爱花终于出门了。在助残日这一天,包括她在内的30名残疾人得到了一份贴心礼物——轮椅。在助残日前后,我市600名贫困残疾人获赠轮椅。
坐着轮椅
偏瘫老人第一次走出家门
这是一间十平方米左右的土坯房,即使在白天,也很难有阳光照入。屋内除了一个木柜、一对破旧的沙发,一张土炕,几乎就没有其他什么家具。十多年来,蓝田县普化镇杨家村的刘爱花老人,就长期生活在这样一个空间里。
因为脑血管病造成偏瘫,刘爱花长年卧床不起。老伴年逾八旬,虽然耳聋眼花,但是还要帮忙照顾她的生活。老人的儿子智力也有一定的障碍,全家的生活都靠抱养的孙女以及孙女婿来照顾,每月不到千元的家庭收入,让这一户多残的家庭举步维艰。
因为贫困无力购买轮椅,老人只好一直躺在床上,只是有时太阳好,孙女就背着老人到家中的小院里透透气,但想背着到外面走走,就力不从心了。就这样,老人十多年从未走出过院门。
昨天是全国助残日,省市领导特地为老人送来了轮椅和慰问金。坐上新轮椅,老人特意把大家送到村边的公路上,虽然这段路途不足500米,但这竟是老人十多年来第一次到村口。
解决出行
将有600名残疾人获赠轮椅
5月16日,是第二十个全国助残日,今年的主题是“加大扶持与救助力度,帮扶农村贫困残疾人”。
据了解,在西安市残疾人口约57.8万人。昨日,省市有关部门在蓝田县联合举行了助残活动,共有30名贫困残疾人免费领到了新轮椅。据了解,在助残日前后,我市社会各界将向贫困残疾人免费发放轮椅600辆。
有了代步工具轮椅,对于这些残疾人来说,无疑将使他们出行更加方便。但是对于这些就业面临困难的残疾人来说,更是需要帮扶。昨天,40岁的残疾人钱志华就表示,希望能够接受实用的技能培训,实现就业,从而自力更生。
据了解,残疾人就业困难的问题在城市与农村同样存在,只是在农村更为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今年西安市将投入500万元,开展系列残疾人就业援助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