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作海想给儿子们盖房,他希望能把家再圆起来
他说,我对她好。她女儿病了,我带着看病,给她出了150元,她一直没还我。
甘花是赵楼村的一个女人。她曾经被称为赵作海和赵振裳共同的相好。都说因为她,赵振裳砍了赵作海一刀。
一个女人
“我连赶个集都抬不起头来”。甘花说,11年里,所有人都说,赵振裳被她害死了,赵作海的家被她搅散了
甘花记得欠赵振裳的钱。她说,俺小孩有病打吊针,他帮忙了。
甘花从甘肃嫁到赵楼村。丈夫比她大二十一岁。嫁过来的时候,家里只有半桶煤,一个锅。
丈夫长年在外打工。种麦、收麦、过年,一年回来三次。
她图丈夫脾气好。有时候说着说着她会笑自己,啥脾气好,就是个窝囊包。
她说当年丈夫出门在外,赵振裳会帮她干活。按照村里的辈分来说,赵振裳是她的叔,赵作海则叫她嫂子。
她从未承认跟两人有关系。她说,当初两个人都喜欢到她家里。彼此怀疑对方和她好。
赵作海被抓后,她也被抓了一个月。她说自己被打了,被逼承认和赵作海的关系。
这11年,“我连赶个集都抬不起头来”。她说,所有人都说,赵振裳被她害死了,赵作海的家被她搅散了。
“落了一身的灰。”她想掸干净。
甘花性格泼辣,“丢人已经丢到全国去了,我还怕什么”。赵作海回来的第二天,甘花来了。一进门,她坐在赵作海旁边,一句话不说。
赵作海看了她一眼,继续接受采访。话明显多了起来。
甘花提要求,她要告赵振裳的侄子,当初是赵振裳侄子报的案。“我要我的清白”。
赵作海答应了,“你说咋弄就咋弄”。
甘花也不知道咋弄。她就知道一定要弄。她说,不弄村里人以为她亏心。“不弄,我儿子连媳妇都不好娶”。
她去找了赵振裳:“你说我们有没有关系?”赵振裳说没有。他的侄子在旁边哼了一声。
这不是一个谁都愿意去探究的真相。
过了几天,听说甘花要告,赵作海语气平静,她告她的,和我有什么关系。他说,我自己都难保,我管别人干什么。
赵作海的脸上有一道深疤,每次记者问到,他的脸都会一沉。那是赵振裳砍的。
三个人里面只有赵振裳肯说起1997年那个下着小雨的深夜。他说,他在甘花屋子里砍了赵作海一刀。甘花在旁边。他以为赵作海死了。他跑了。
两年之后,一个无头尸体被发现,被当成赵振裳。
赵作海还记得,发现尸体的当天,天刚黑,他一回家就被抓了。
那个时候,赵振裳已经在太康县拾破烂为生了。
6分
一月6分,够120分,能从死缓减成无期了,再120分,又能减刑了。能挣到分,赵作海就能睡踏实
出狱和入狱,对于赵作海来说,“都跟做梦一样”。
在监狱里,赵作海唯一的念头是,“挣分,减刑,减刑,挣分”。
一个月六分,他没有被扣过一次。
“没有人比我更听话”。他不申诉,他不喊冤,因为申诉要扣分。
他不敢当着人哭,“看见了又扣分”。他有时候会躲在厕所里哭,出来别人问他怎么了,他说,眼睛迷了。到后来,外面的事情他都不再想了。一天下来,能挣到分,他就能躺在床上踏实睡觉。要清白,不如要分。
够一百二十分,他能从死缓减成无期了。再一百二十分,他又能减了。
出狱前,又是他减刑的日子了。监狱里的人因为赵振裳回来的事情,提审他。你杀人没?我杀人了。真杀假杀?真杀了。
赵作海回忆起来,呵呵笑。人家都知道了,我还一直说杀呢,为啥,我说不杀,万一不给我减刑怎么办。
除了挣分,就是攒钱。
妹妹给他的钱,他不花。每个月有6块钱,他也尽量存着。
他害怕永远都出不去了。他说老了不能动了,谁肯帮?有点钱,买点烟,递个烟,别人就能搭把手递口水。
出狱时,他带出1200多块钱。伴随他的,还有被磨平的脾气。
村里人对他以前的印象是,脾气大。赵作兰说之前的弟弟,“脾气就像换风一样”,一下子就急了,一下子就好了。
赵作海其实本姓徐,他当年是母亲改嫁带到赵楼村的。
赵作海力气大当年是出了名的。曾经和别村的人摔跤,两个人扳的脸都黄了,也没分出胜负。他力气大,也就不服人。村里人说他从来不怕谁。
在村里,赵作海也被看做一个能人。当过兵,能做点卖青菜的小生意。
现在的赵作海提起自己的脾气,“经过那一场,还有啥脾气”。他说现在是别人说啥是啥,“听公家的”。
他说能把家圆起来最重要。其他的,都无所谓。
两块钱
赵作海当年脾气暴躁。妻子说,有一次丢了两块钱,赵作海说是她偷了,一直打她
家早就破了。
妻子赵小齐(音)在他被抓之后的第三个月,就改嫁了。
赵作海说,他是在出狱后才知道妻子改嫁的消息。他以为妻子不看他,是因为摸不到开封监狱去。
他说,等记者都走了,他要去赵小齐家里,问问她回不回来。
“我死都不回去。”赵小齐坐在与现任丈夫的家里,盯着脚上的鞋,语气坚定。
她和赵作海都不记得是哪年结得婚了,“在农村,记啥时间”。
他们是同村人。赵小齐和自己的弟弟要和一家人“换亲”。后来,赵小齐死活不愿嫁给那个男人。赵小齐的母亲托付赵作海把女儿送到姐姐家去。
半路上,赵作海带着赵小齐走了。
赵楼村很穷,穷到很多人都娶不上媳妇。有人买媳妇,“有人骗媳妇”。
后来,他们回到村里搭伙过日子。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赵作海离开的十一年,赵小齐连赶集,都绕过赵楼。
她说赵作海脾气暴躁,经常打她。一个两块钱的故事,她讲了十几年。
她说,两个人过日子,她手里没有一分钱。有一次,两块钱丢了,赵作海说是她偷了,“一直打我”。
赵作海被抓后,她在路上碰到了到集市上换面粉的刘本云。她说,我想找个吃饭的活路。几个月后,她到了刘本云家,刘成了她新任丈夫。
刘本云说,来他家里的时候,赵小齐穿着补丁裤子。到了这个家,她才享福,“五年买了五个袄”。
赵小齐带走了她跟赵作海的小儿子和女儿,到刘本云家里,又生了一个儿子。
听到赵作海回来的消息,她病了一场。
当年,她也被抓到派出所,关了近一个月。挨打,挨骂。现在,她见了小轿车还害怕,当年抓她的就是辆小轿车。
她说,没有赵作海,她当年受不了那么多罪。
她不回,也不想见他。
赵作海被问到与赵小齐的感情,他笑了。他说都十一年了,还有啥感情。把家圆起来,都回来,就好了。
没感情也能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