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钉子户张金保抢占了一套房子,带着10多个煤气罐住下来。
钉子户杨明柱的儿子杨海山在展示祖屋的房屋所有权证。
四年前,杨明柱的家被强迁掉,政府将地皮卖给开发商建商品楼;三年前,杨明柱带领一行八九人闯入已经建成的楼盘,一口气占领了三套房子。“这叫啥,这叫‘流氓对强盗’,你强拆了我的房子,就得还我房子,你不给,我就抢,抢了再和你理论。”如今,抢占房子引发的纠纷仍未完结。
南都周刊记者_齐介仑 宁安市报道 摄影_齐介仑
窗外大雨没有停下来的迹象,很少有客户光顾的售楼处显得更加清闲。值班的男子斜倚在接待大厅沙发上,仰面朝天地睡着了,鼾声大作。
这是一个叫做鑫宇花园的楼盘,坐落在黑龙江小城宁安市的东北角,正对着小城的繁华地段——鑫街广场。
47岁的房地产开发商李龙燮看起来十分焦躁,不是因为房子卖不出去,而是买房人正在找他的麻烦。
5月6日一大早,这位来自吉林延吉的商人,给司机打了个电话,两人在早点摊上吃了点东西后就匆匆动身了。上午10点,作为被告,他准时出现在了法庭上。官司已打了很多次,这一回,对峙现场从宁安法院转移到牡丹江中院。
告他的是买房人颜先生。三年前,颜先生将房款交给了李龙燮,可直到今天也未能入住,辛苦挣来的钱眼见就打了水漂,一怒将李龙燮告上法院,要求李龙燮“立即交房”。
但李龙燮交不出房,因为房子已经被人占领了。
强拆
颜先生买中的房子在鑫宇花园临街1号楼2号房,是一套100多平方米的底商,与宁安市区的步行街和纳凉广场只有三两步之遥。房子“铁将军”把门,但钥匙不在名义上的业主颜先生手里,也不在开发商李龙燮手里。
掌握钥匙的人叫做杨海山,一名35岁的医院仓库管理员。
4月30日上午,杨海山表情轻松,从腰间取出一串钥匙,麻利地打开2号房,让记者进门。房间内没有居家该有的陈设,倒是木头杠子堆积成山,编织袋、纸箱和坏掉的儿童玩具车,横七竖八地乱放,看起来像个废品收购站。自行车、手推车,还有一辆摩托车,停靠在门后。
杨海山嘿嘿笑说,值钱的东西,他都放在另外一个地方了。眼前这一堆乱七八糟的物品,无非想表明:房子已经“名花有主”,其他人别想打它主意。
事实上,这套房子就是杨海山和他的父亲杨明柱“抢”回来的。那是2007年7月20日,鑫宇花园即将竣工,杨明柱带领一行八九人突然闯入李龙燮的工地,三下五除二解决了建筑工人的阻碍,一口气占领了1号楼2号房、3号房、4号房三套房子。
“现在是啥都不怕了,有种他就再抢回去!”杨海山“啪”的一声,将一份陈旧的“房屋所有权证”摔在了桌子上,语调一下子高亢起来。言下之意,他已经做好了决一死战的最坏打算。
这是杨海山祖屋的房产证。杨海山描述说,他杨家生活了数代的宅院很大,面积超过760平方米,前后建有两排住房,具备产权证书的建筑物面积是380多平方米。
但是,那个邻近鑫街的宅院,连带周边的190户民居,在2006年被政府强拆了,地皮卖给了从延吉来的开发商李龙燮,李则在此地建起了鑫宇花园。
四年前的3月15日,宁安市建设局张贴出“鑫街三期项目”的拆迁公告,杨海山才知道自己的祖屋快要被拆迁了,他跑到开发商那里看房屋补偿价目,每平方米补偿640元,而当时周边商品房的均价已接近1300元/平方米,杨家觉得这个补偿款实在太低,无法接受。
杨家提出加钱,拆迁公司不同意,漫长的协商无果,拆迁公司将问题交给建设局进行裁决。6月18日,建设局出具意见:640元/平方米的评估价是有科学依据的,希望杨家配合,而且发出了限期15天搬迁的通知——逾期不搬,将被强拆。
至7月18日,绝大多数的拆迁户已签字,只剩下4户钉子户,除了杨家,还有一家户主叫张金保。杨家自始至终没有在拆迁补偿方案上签字,那笔暂存在建设局户头上的补偿款,户主杨明柱一直不认账,至今未领。
当天中午,拆迁公司就对其中一户实施了第一次强拆,顽抗的房主被多个工人抬了出来,房间随后被拆掉。
杨海山和他弟弟当时跑过去助威。杨海山在现场录像,弟弟则给户主送去一个扩音喇叭,用于在房顶上喊话。杨海山回忆说,当时他们的举动将拆迁方激怒了。
7月20日,第二次强拆开始,目标:杨家。
那天杨家刚好来了亲戚,一家人准备吃午饭的时候,突然有人敲门报信说,拆迁公司带着大队人马到这边来了。
“法院、公安局、建设局出动了大小车辆四五十台,径直开到家门口,警戒线拉开。”杨海山说。他的姥爷,一位80多岁的老人蹒跚着走到大门口,揪住一名法官的衣服,怒斥他们是强盗。说着,老人把法官衣服上的国徽往下扯,对方一直往后退。
杨海山与表妹登上房顶,提前几天准备的两个大喇叭立刻支了起来。杨海山通过无线话筒对下面的拆迁队伍喊话,喊完之后,他照着手边的《宪法》和《刑法》白皮书读了几段。
当然,没人听他的“训话”。
十几名警员一涌而进,杨海山老婆边春雨,杨海山的一个表弟,一个表妹以及前来帮忙的一对朋友夫妻,都被当作杨海山家人,被扣上铐子,被连推带拽地塞进了法院的面包车,然后,“车子轰的一声就开走了”。
“广场上看热闹的人有上千号,大家都看不过去了,法院也很清楚,他们抓了人就得赶紧跑,不跑就担心被哄抢下来。”杨明柱妻子柯玉芬回忆到这一往事时,露出鄙夷的神色。
拆迁方抓了人就跑了,房子除了大门被扒下,暂时没有被拆掉。7月21日晚,法院和建设局分别派出一人与杨明柱父子谈话。大意是,如果同意拆迁,抓进去的人可以立刻释放。
7月22日,蒙蒙细雨,更多警力包抄过来,聚集在杨明柱院子周围。除了法院、公安局人员到场,防暴警察甚至交警也都集结待命,消防车、救护车也开了过来。
一看这阵势,杨明柱对儿子杨海山说:“完了,房子咱不要了,给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