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旭刚
江湖野语有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同样,“有经适房的地方就有故事”,大概也是没错的。近日,眉县就上演了这么一出“经适房故事”——— 日前刚刚动工的眉县经济适用房项目,首批上百套房子分给了该县各部门的领导干部。
老实说,老百姓不是见不得公务员买经适房,公务员当然可以买经适房,但是,得和所有人一样按照经适房的规则来弄,而不能想尽办法让房子“专供”自己。但现在的问题恰恰在于,一些地方的公务员不但不排队,还爱“插队”甚至直接玩“专供”,此情此景之下,老百姓如何不郁闷?
应该说,任何一个地方的经适房都有着平抑房价的作用 (姑且不论这个作用是否能达成),但这种低价买房的好事,决不能“指定”给公务员,要知道,如果今天房子可以定向公务员供给,那明天优质教育、优质医疗等等社会资源也就可以定向公务员供给。长此以往,社会公平从何谈起?况且,法治社会中,即便有着良善的出发点,但也不能成为蔑视法律法规的凭仗,而在眉县经适房项目中,却是未批先建,仅有一个规划证,就开始高调“分房”。如果说,一些不法商人不懂得这些还勉强说得过去,但作为政府机构,却也在蔑视法律,无论如何也是让人难以理解的。
据说,眉县这数百套经适房面积最大达到135.4平米,远远超出经适房的面积规定。换位设想一下,即便那些符合经适房购买资格的底层百姓有机会来购买眉县的这批“经适房”,但在2009年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仅为16349元的眉县,又有几个真正的中低收入者能买得起呢?
随便回顾一下,天南海北,近年来像这样的事情俯拾即是。房子一 “经济”,“领导”就“适用”。这是什么逻辑?套用句古语,这是“损不足而补有余”的逻辑。“不足”的老百姓,还得为“有余”的“领导”奉献一下。
一边是“望房兴叹”的老百姓,一边是一些地区借“经适房”之名行福利费之实的公务员。两相对照之下,我们就不难发现房价一日日狂飙突进的奥秘之一了:既然绝大多数手握权力的人都不缺房住,既然绝大多数手握权力的人都有机会去买极“经济”的房子,那么,如何又能指望他们为遏制房价上涨不遗余力呢?
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年初,眉县商品房每平米仅为1000元左右,但在短短两年多之后,当地的商品房价格却高达每平米2000多元,涨幅达到了百分之一百多。这种让人咋舌的涨速,怎能不让某些手握多套低价房的公务员亢奋?要知道,商品房的价格涨得越高,也就意味着自己手中的房子升值越大,这种状况谁不乐见呢?我们以前总说地方政府是房价高涨的受益者,换个思路想想,那些有机会弄到低价房的公务员,何尝不是房价高涨的受益者呢?当权力得不到有效的监督,谁都会在极具诱惑的利益面前怦然心动。
这两天,“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新政刚刚满月,但是,各地房价依然在高位坚挺。据说,面对这样的诡异局面,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但是,解剖一下眉县经适房这只房产麻雀,大家也许会明白些许。可以想见的是,眉县的这个“经适房故事”,由于舆论的关注,必然会得到纠正,但如果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这种乱象得不到遏制,“经适房的故事”必然还会在其他地方继续上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