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眉县首个经济适用住房“城市美景”小区开工,拟建1548套住房,几乎八成以上房源内定分配给全县87个单位(系统),而普通百姓没有资格参与购买该房产。
部委公务员内部价买房,山西忻州限价房成为公务员福利房,荆门地税局职工低价团购商品房……近段时间,公务员福利分房的消息密集曝光,令人目不暇接。在房价高企的当下,对买不起房最有切实体会的是普通群众,而不是公务员。公务员把本该属于低收入群体的经适房据为己有,普通群众的住房尊严何处安放?而且,享有福利分房待遇的公务员们万万体会不到民众买不起房的无奈。我们如何指望他们感同身受地执行中央的房价调控政策?
自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对普通民众来讲,福利分房是一个早已远去的词汇。但是,公务员福利分房却无变化,让人好生艳羡。据媒体披露,公务员住房保障除了低价购房待遇以外,还有的地方沿袭福利分房惯性,以集资等名义给公务员兴建实物型住房,或者给公务员发放大额住房补贴。公务员独享福利房超国民待遇,只会让更多普通民众望房兴叹。
关键是,公务员既当裁判员,又做运动员,近水楼台先得月,有权给自己分配“经济适用”福利房,那么由谁来给低收入群体提供住房保障呢?再说,公务员真的穷得住不起房子吗?如果说公务员没有足够宽敞舒适的住房,为何某些公务员把到手的福利房大肆高价倒卖?
温家宝总理早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促进社会公平。”而住房消费是收入分配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政策上引导社会公平,应该成为导向。如果政府把建设经适房等保障房项目错误地执行为专门给公务员提供住房福利,实际上是在撕裂社会公平。经适房变成公务员的福利房,或许只是分配不公的一个现实缩影,公共政策如何更好地引导社会公平分配,为政者理应三思而行。
期待公权不再被滥用,公务员与各种形式的内部房彻底绝迹,唯有此,才能拯救社会公平,缝合那道不断开裂的伤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