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2010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中国企业家年会在长沙召开,会上湖南省委书记、省长周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并特别强调,湖南这些年致力于加强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建设,湖南已成为广大海内外有识之士看好的投资热土。
“湖南已成为广大海内外有识之士看好的投资热土”。这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随便说着玩的,更不是哪一个能说了算的,而是要凭事实、凭实力来说话的,周强的“底气”来自何方?笔者认为须从“软”、“硬”投资环境两个方面来品味。
首先是在思想观念上,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献计献策”等活动,使湖南人进一步打开了眼界、开阔了思路。由来已久的“重政轻商”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怕“肥水流向外人田”,也不再是“你来了你就得听我的”、“我的地皮我作主”,而是更多地为企业考虑,看如何让企业“这棵树”长大长高长得更茂盛,更进一步地认识到了“企业是市场的经济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人的思想闸门一旦打开,那就是财富的大门的“洞开”。湖南近些年的“飞速发展”、不断“弯道超车”,现已驶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这就是“铁的事实”。
其次是“法治政府”逐步推进。为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湖南省出台了我国首部系统规范行政程序的地方规章——《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大力推行决策听证和政务公开,清理规范性文件,精简审批手续和收费项目,放松经济管制;推行首问责任制、公开承诺制和责任追究制,着力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重视做好废、改、立工作,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期间全省共清理规范性文件76609件,废止10698件、宣布失效24932件、确认继续有效31798件、重新公布9181件,废止和宣布失效的占总数的46.5%。进一步规范了“行政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
再次是“让每个创业者有机会”。湖南省出台了“三个不吃亏”政策,进一步激励了善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让想创业者有机会,让能创业者有平台。通过“三个不吃亏”和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使湖南成为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
湖南是一个人杰地灵、山青水秀、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内陆省份。近些年在“一化三基”的强劲推动下,湖南的基础设施发生了“质”的飞跃。近三年修建的高速公路比改革开放前30年的总和还要多,2008年以来全省在建项目达到38个,总里程3493公里,预计到2012年湖南高速公路将从2008的1000多公里增加到5000多公里,武广高铁已贯穿湖南南北,沪昆高铁即将横越湖南东西全线,长沙机场、永州机场、怀化机场等都在扩建扩容。长沙黄花机场2009年吞吐量已达到1128万人次,成为中部六省第一个、全国第十一个旅客吞吐量达1000万人次的机场。
“三网一体”已在湖南强力推进,长株潭三市电话号码同一个区号并成功进升到了8位数,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初步形成,极大便捷了湖南与处界的联系沟通,使湖南进一步融入“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建设圈。
在“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稳步推进下,湖南逐步实行产业升级,关掉了一大批高能耗、重污染企业,引进了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株南电车、中联重科、三一重工,菲亚特、广汽、吉利等国内外汽车生产巨头接连落户湖南,先后涌现出了像青苹果、新五丰、全洲物流、一力物流等一大批现代服务业的企业。既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也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成本,更构建了“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进一步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
而今,湖南已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结地。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695.4亿元,增长36.2%,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引进内资分别增长14.8%、17.3%,新增承接项目2054个;对接央企新增10户、39个项目,涉及金额1808亿元。今年一季度,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8.12亿元,增长28.3%。全省非国有投资809.93亿元,增长32.3%,全省进出口总额27.36亿美元,增长30.5%,比上年同期提高54.6个百分点。
上述可见,湖南已成为名副其实“投资热土”,不但周强书记有“底气”这样说,就是我们每个湖南人都应该理直气壮向外界宣传湖南的投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