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劭强
在深圳,有这样的房子你会买吗?一方面,房子的品质高得惊人: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世界上住宅小区中最大的中水处理系统,高档垃圾压缩处理系统,而且就在公交地铁边上,交通极为便利;另一方面:房子的价格也低得吓人:周边二手房的价格已经达到2.7万元一平方了,可这崭新的房子只卖4800元一平方,如果买到这样的房子一转手就可以稳赚上百万元。(5月27日《南方都市报》)
真有这样的房子?这样的疑问,应该是一个人看完房子的介绍后,作出的正常反应。的确,虽然人们期盼房价可以下降,但真冒出个只售4800元一平方米的优质房,还真是让人难以接受。这种明显违背市场价格的房子不是陷阱是什么?
可是,这一次却真的没有陷阱只有馅饼,只不过这个馅饼不会砸到每个人的头上。能够被馅饼光顾和青睐的人,是那些“2002年12月31日前调入深圳市财政拨款单位且入编、户籍迁入深圳特区,2002年12月31日前结婚(或离婚),配偶(单亲家庭为子女)户籍在2002年12月31日前迁入深圳市,无购买除商品房外任何房地产”者。更直接地说,是为那些应该享受福利分房者,提供一次再享受的机会。
所以,此次深圳的公务员经适房与此前媒体报道的公务员经适房还不完全一样。此前的报道中,公务员经适房通常是把经适房直接分配给公务员。而深圳的公务员经适房则不太相同,它其实是以经适房的名义,给公务员补充福利,这些福利是房改过程中,公务员应该享有还没有兑现的。
但即使如此,深圳的公务员经适房也存在着诸多让人不解的地方:首先,就算是要补偿一些未享受分房福利的公务员,有必要将房子建得如此让人动心吗?不仅在一些方面已经创造了世界一流的水平,而且还把价格定得如此令人眼红,难道就不能与市场接轨一点?其次,就算旧有的福利是应该补偿的,但补偿也应该看具体的情况,如果一些公务员已经有房了,即使这房子只是商品房,是否还应该发放这过于奢侈的福利呢?
更重要的是,当福利分房已经停止多年,而房价在市场化过程已经呈现增长时,原有欠下的福利是否还应该以分房的形式补上呢?当一般身份的购房者,甚至包括2003年之后的公务员群体都要承受高房价的压力,是否还应该以欠账为由,以福利分房的方式进行补偿?
要知道,现在的房价早已不是当年分房时的情形,市场早已变化,而思维却依旧如以前,其结果就不仅是“刻舟求剑”那样刻板,而是制造出相对不公了——不仅是普通人,连以前分房的人以后不能分房的人,都会觉得此次分房者赚大了。
尽管,此次深圳的公务员经适房与其他的公务员经适房有所不同。但其内在的思维却有一定的相似性:争取以经适房的形式向公务员分配房;争取把分配的房建得更好更便宜一些。只不过,深圳的做法是补偿以前的福利,而有的地方是以经适房的形式延续公务员的福利。
显然,这种现象是值得警惕的,无论具体的原因是什么,在福利分房已经结束的时代,不能允许出现经适房与公务员的亲密接触,更不该允许公务员可以超脱于市场之外,独享政策的优待。
(作者系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