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5点50分,住在陕西科技卫生学校2号公寓楼的李莎会准时起床,洗漱好后,赶在6点半前到达学校图书馆开始工作。擦桌子、扫地、清理垃圾……作为一名图书馆保洁员,她要在上早自习的同学到达图书馆之前,清理自修室的环境卫生。每天中午12点00分、下午17点30分下课后,她又会出现在图书馆,重复同样的工作。从去年10月在学校资助中心应聘到岗后,她已经在图书馆保洁员的岗位上工作了将近半年的时间。
老家在甘肃定西农村的李莎。她现在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有200多元,吃饭一天6块到8块钱,“一顿饭2块多钱就能吃饱,早上用不了这么多”。李莎告诉记者,再加上学校每月发放国家助学金150元,已经足够她在学校的生活费了。父母都在家务农,能凑齐学费就已经很难为他们了。”
同样在勤工助学的张鹏与李莎是同班同学。
除此之外,他还申请了1600元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补助,以交纳所欠的部分学费和住宿费。“学费和住宿费交上后,每月150元的国家助学金和勤工助学的工资,平时节省一点,生活不成问题。”张鹏乐观地对记者说。
据该校校长李林介绍,目前学校现有学生7千余人,生源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来自城市的学生占20%左右,来自农村的学生占80%左右,其中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占到40%。
“为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工作,除积极全面推进落实国家助学金外,还在全校范围内开辟众多勤工助学岗位,现在全校勤工助学岗位达到600多个,年发放勤工助学工资110万元左右。”该校资助中心彭亚主任介绍说,“对特困生的学费和住宿费,学校在经过校系严格审查考核的基础上,予以全部或部分减免,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一个都不能少,这不仅是陕西科技卫生学校的口号,而是已经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目标。记者就此专门走访了陕西科技卫生学校,了解该校帮困助学的具体做法。
科学谋划,完善机制,落实资助工作全面发展。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帮困助学工作,站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医科学校的角度,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服务思想,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每年9月,学校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新学期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明确提出“学校要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工作做好、做实,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贫困而辍学,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的助学目标。
组织领导有保障,学校专门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资助中心、财务处、学生处、总务处、团委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帮困助学领导小组,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制定方案,组织协调实施,形成部门各司其职,配合密切的局面。每学期定期和不定期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对资助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做到在助困中育人,既扎扎实实地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又重视培养他们“自强、自信、自立”的思想,将党和国家的关怀和温暖送到每一名急需帮助的学生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