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社会
江苏滨海县一论坛被封 教育局官员称其垃圾场
http://news.hsw.cn    来源: 扬子晚报  2010-05-31 10:03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滨海县有一个人气很火爆的网络论坛,最近该县教师在校园内均无法登陆该网站和论坛。教育主管部门筑起“围城”,封堵被视为民意交流平台的网络论坛,是屏蔽外来有害信息还是禁止师生通过网络表达心声?连日来在当地引起纷纭争议。反对的声音认为,这是抗衡舆论监督的低级举动,而滨海教育局领导则称,“滨海论坛”是少数人发泄不满的“垃圾场”。

  本报记者 郭小川

  人气论坛被屏蔽 校园电脑“谢绝登陆”

  “滨海网”是滨海县的一家民营网站,其开设的“滨海论坛”,和大多数区域性论坛一样,成了滨海人气较旺的集体“微博”,也是一个表达民意、倾诉民生的舆情平台。记者采访获悉,这家创办于2008年的私营网站,每天数量可观的网民助推其成了当地最为火爆的网站和论坛,据说,该论坛最高的在线人数达到3000人之多。

  近日,“滨海论坛”自己却成了舆论焦点。原因是滨海县教育局在全县的校园内部网上做了技术处理,严禁师生在校内登陆该论坛浏览或发帖。

  早在今年初,滨海县内各中小学校的电脑终端在上网时都无法登陆“滨海网”,使用者起初以为是电脑系统有问题,可是发现其它学校的老师也碰到这样的现象,这才知道网络信号可能被过滤了,因为现在校园网络是县教育局电教室统一接入的城域网。

  昨天,滨海县坎北中学教师郭江告诉记者,校领导在一个多月前就私下说,“滨海网”被县教育局在城域网内封了,因为经常有教师在论坛上说了教育系统的“坏话和丑事”。郭老师还说,乡镇学校的教师多住在学校内,用的都是校内网,而县城的一些老师也接了校内网,大家都反映无法登陆“滨海网”和“滨海论坛”,但是在网上玩游戏和聊天却能正常进行。

  滨海县教育局局长左其安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在教育系统的城域网上封闭了“滨海论坛”,而不是“滨海网”,原因是这些网站和教育教学无关。

  教育主管坦言 对该论坛很反感

  一名以教育局名义发帖的网民则称,这是教育局的正常网络管理行为,绝不是“封网”,而是封堵不良信息。帖子称“滨海论坛”不是政府网站、门户网站和教育教学网站,对学校教育教学没有作用。而部分老师上班时间沉湎于网络论坛,反而影响了学校的正常工作。该帖还称,滨海论坛上充斥着道听途说、恶意攻击教育的内容。“滨海网论坛为了提高点击率,对滨海县近年来教育教学取得的成绩视而不见,而对一些无中生有、道听途说、恶意攻击的所谓负面新闻津津乐道,这个论坛成了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恶意攻击滨海教育的阵地,少数人发泄不满的垃圾场,对滨海县教育形象产生了非常不良的影响。

  滨海县教育局分管电教工作的领导称,这些文字是不是教育局人员发出的,他自己也不清楚,但是他十分赞成上面的观点,也代表了教育局对此事的态度。他说,以前在论坛上发帖说各种坏话的老师,不少是人品素质和教学成绩较差的教师,他们不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教学上,不想提高学生的成绩,在学校管理和人员关系碰到让他们不满的问题后,或对某个校长有意见时,不到教育局领导和纪检部门反映,偏偏喜欢到网上瞎说八道。

  滨海网网站的一名负责人称,该网是经过有关部门审批的合法网站,“如果是非法的,以网站这么高的知名度,早就被查封了。”对于教育局“封网”之事,他显得很无奈。

  是封杀还是封堵 各方有话说

  但记者采访时获悉,在校园网内,同样“和教学无关”的网络游戏、QQ聊天等却能正常运行。教育主管部门“封网”一事最近被网民揭露出来后,在滨海论坛上,充斥着不少质疑此做法的帖子。一网友甚至指称此举是“抗衡于时下所倡导的利用网络资源加大舆论监督的低级行为”。

  据了解,“滨海论坛”自出现以来,一直是该县老师、学生和家长发表言论、进行网络监督的场所,也包括一些存在主观意图的人身攻击。

  几起源于该论坛的“教育事件”至今仍常常被人提起、议论。内容包括教师体罚学生、学校乱收费和违规补课、学校负责人以权谋私等各个方面,据悉,有些教育事件引起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网民们所反映的问题被查实后,大都得到了妥善处理,而一些道听途说、恶意攻击的诽谤帖子,经纪委、监察等部门联合调查后予以回应,以正视听。

  因此,这个官民互动的论坛在短时间内人气和知名度迅速蹿升,被认为是当地教师网络谏言、举报的最佳场所和平台。但现在,滨海县教育局在校园城域网内“封杀”了“滨海论坛”,这让不少教师在论坛原本可以自由发帖权利受到了限制,人们很自然地就把“封网”和以往教师在论坛里揭露“教育家丑”联系起来。

  滨海县明达中学退休教师周红说:“教师们经常在这里发帖揭露、抨击、曝光教育内部的人和事,难免教育局对论坛的不满。”周老师担心教育局此举不利于教育发展,“教育主管部门动用管理权利和技术优势,试图以此来逃离教师和家长们的网络舆论监督,无异于‘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文中老师均为化名)

编辑:梁铮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