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中国报道
外媒称张悟本是推销员 借电视节目推动绿豆价涨
http://news.hsw.cn    来源: 法制晚报   2010-06-02 14:56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专家建议养生不能只依托单一食品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张悟本也不例外,这位号称“中国第一”的养生达人抱着“绿豆茄子吃不死人”的心理忽悠,但没承想“江湖郎中”的身份这么快就被识破了。

  的确,这一夜暴红又身价暴跌似乎来得太快,就连外媒都把张悟本的骗术和欧洲债务危机相提并论。这不,营养师易洪锋就在日志中写道:我是从雅加达(印尼首都)朋友那知道张悟本的,“张的绿豆说”影响到国外了。

  外媒报道

  拿欧债作“引”介绍张悟本

  “应对债务危机,德国禁止股票裸卖空;为了规范银行,美国禁止银行职业式证券交易;为了稳定农产品市场,中国严打商品投机。而造成中国绿豆价格飙升的幕后推手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江湖郎中……”

  日前,英国媒体用这样的排比句式介绍张悟本。报道称,去年的大蒜成了中国最热门的抢手货,今年批发商开始囤积绿豆。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正是“健康大师”张悟本掀起的全民食疗养生热。

  英国第一大报《泰晤士报》干脆直接以《电视健康大师助推绿豆价格猛涨》为题进行报道,称中国新的养生狂潮使得原本不起眼的绿豆价格翻了四倍。而报道也把这疯狂的豆价推手“归功”于张悟本。

  称张悟本是“推销员”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称,张悟本强烈推荐食疗法。因此他还将这个理论写成一本书,题为《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

  自从出版以来,这本书已经卖了400万本,并且在中国最大的网上书店当当网上连续十周蝉联畅销书榜单。该报称,张悟本俨然成为了“一名推销员”。

  深入分析

  绿豆疯涨张悟本是幕后推手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进一步指出,中国的投机商人们预期炽热的房地产市场可能已经封顶,并对低迷的股市感到失望,在此之后,他们很快发现了一个能让自己的钱快速翻番的新对象:绿豆和大蒜。

  报道称,自今年年初,这些“普通”粮蔬价格在市场上像冲天火箭一样上涨。投机者和批发商垄断了市场,绿豆的价格与1月份相比贵了3倍,大蒜涨了20倍。

  “很多人就这样变成了百万富翁。”一直密切关注着粮蔬价格震荡的农业经济学专家郑奉天说,绿豆价格暴涨很容易让人想起投机泡沫的典型案例——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狂热。当时的投机理论将郁金香的价格推到天文数字。

  报道话锋陡转称,尽管到目前为止,绿豆还没有达到郁金香当时的程度,但是名叫张悟本的“养生专家”在散播这方面的消息中发挥了“幕后推手”的作用。

  报道继续援引郑奉天的话说:“张悟本可能是这件事情的根源,批发商由此发现了这个机会并开始囤积和投机。然后投资者把钱投给了批发商,囤积下了大量的谷物。”

  全民养生切忌“追星”

  英媒报道称,中国的商品市场部分存在泡沫,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国民在卫生保健上舍得花钱,而传统的中国养生最受推崇。

  报道更是深入剖析了其中的原因:张悟本之所以能够骗这么多人,是因为中国人对保健产品的高需求,以及保健品市场自身的混乱。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健康,他们相信正确的饮食比医生还要管用。

  报道认为,这些民众都有这样的心理:即使食疗法没有效果,但是至少不会产生坏效果。因此,这些所谓的营养师可以用他们的食疗法赚到更多的钱。

  报道指出,食疗本身是好的,但是不应该盲目追随像张悟本一样的所谓营养师。

  本报连线

  食全食美才是养生之道

  今晨,美国养生健康爱好者,曾进行过“麦当劳汉堡一年都不腐败”试验的布鲁索女士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美国也有类似疯狂的饮食风潮。像长时间只食用一种食物来减肥,如西瓜、白菜汤和全蛋白的阿特金斯等疗法。

  布鲁索称,美国人也和中国人一样对养生非常感兴趣,很多人也采取了类似于中国的绿豆疗法一样的快捷式途径。

  布鲁索建议,只有食用未经加工处理过的、种类齐全的食物才是唯一的养生之道,急功近利只能达到相反的效果。制图/李铭

编辑:温磊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