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的规划范围、功能布局和发展目标
1、规划范围
西咸新区在区位选择上的主要考虑,一是以构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需要为主旨,使之既能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支撑区,又能将西咸两市联接为有机的整体;二是以渭河为中轴线,通过设立新区,高起点规划建设,改变渭河两岸结合部原来低水平、低层次的开发现状,将这一区域打造成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高地和亮点区;三是以西咸结合部为主体,重点建设沣渭新区、泾渭新区和渭河生态景观带三个区块。其规划范围为:以渭河为中轴线,西起规划中的西咸环线,东至泾渭交汇口,北至西咸北环线,南至310国道西宝线,东西横贯50公里、南北扩展5—10公里。涉及西咸两市6个县(区)、22个乡镇(街道办),总人口51万人。规划控制范围56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220平方公里,河流、保护区、生态区、基本农田等其它用地面积约340平方公里。
2、功能布局
依据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总体规划,结合区内现有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着力构建科学合理、效应积聚、城镇与功能区相配套、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空间布局,形成南有沣渭新区、北有泾渭新区、渭河百里生态景观长廊相连接的 “两区一带”开发建设格局。其中,沣渭新区规划重点打造城市特色功能区和生物产业聚集区两大功能区,建设西咸都市圈人居环境最为适宜优美的新型都市商务中心和西部地区重要的生物及环保产业基地。泾渭新区重点按照空港产业园、历史文化聚集区、现代产业聚集区三大功能区进行打造,建成西部最大的临空产业园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秦汉历史文化集聚区和西部地区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同时,以河堤建设、河道治理、生态绿化、景观打造为重点,积极开发渭河沿岸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着力构建横贯东西的百里滨河生态长廊。
3、发展目标
2009年为起步阶段。确定区域范围,建立组织机构,着手开展“详规”工作,委托或公开招标选择设计单位,拿出初步规划方案。
2010—2015年为启动实施阶段。重点推进核心功能区建设,构建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络,增强对要素资源的吸纳能力,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体系,“两区一带”基本建成,实现生产总值比2009年翻两番,达到600亿元左右。
2016—2020年为全面提升阶段。开发建设重心由核心功能区逐步向其他区域延伸,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健全、产业优势突出、环境优美宜人的西咸都市圈最佳人居区和重要经济增长极,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重要的生物产业集聚区和生产性服务业集中区,实现生产总值比2015年再翻一番,达到1500亿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