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中国报道
成都4天内现多处天坑 专家称与地震无关(图)
http://news.hsw.cn    来源: 四川在线  2010-06-05 10:06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成都大邑新场镇天坑

崇州怀远镇连续出现两个“天坑”,引起附近村民恐慌。

  天府早报6月5日报道近日,成都大邑新场镇、崇州怀远镇连续出现两个“天坑”,引起附近村民恐慌,猜测与地震有关。

  昨日,成都市地质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表示,经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刘俊贤等4名地质专家实地调查后,初步判断:两处“天坑”,均与地震无关,属正常地质现象。

  惊讶发现:

  大邑崇州出现“天坑”

  5月27日早晨,新场镇村民侯先生,给自家稻田灌水时发现“天坑”:“天坑”整体呈坛子状,坑口相对较小,直径约1.7米,腔内较大,腔壁间最大直径约2.2米,坑内可见深度约1.5米。第二天,又在水田内发现一坑。

  3天后,崇州市怀远镇村民周先生也发现了一个“天坑”。周先生说,他路过邻居家一块秧田时,秧田里突然喷水,势如泉涌。水停后,原本好好的秧田竟出现一个1米多深的“天坑”。

  这些“天坑”,究竟是怎么回事?

  专家初判:

  两处“天坑”属正常地质现象

  实地调查后,成都市地质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说:大邑“天坑”,初步判定是由于常年抽采地下水,使砂卵石层中的细粒砂逐渐被地下水带走,从而致使砂卵石层在一定深度范围内形成架空结构,后在地下水位变化及自重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塌陷,致使地面下陷。

  崇州“天坑”,初步判定是由于其附近曾进行过地震物探勘探,在冲击钻探及爆破振动影响下,卵砾石层变疏松,形成架空结构。随着灌溉水不断入渗,在地下水位变化及自重作用下发生的塌陷。崇州“天坑”发生的地表喷水现象,是由于塌陷瞬间,卵砾石层中孔隙体积急剧缩小,地下水径流不畅,便形成短时间承压水头喷出地表现象。“大邑和崇州两处‘天坑’,并非如村民们所传是地震前兆,这是属于正常的地质现象。”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教授级高工刘俊贤介绍说。

  应对措施:

  尽快回填“天坑”

  对于如何处理这两个“天坑”,刘俊贤建议,首先,要在坑洞周围不小于3米的范围内拉上警戒线,竖立警示标志,防止小孩等掉入坑洞内。其次,尽快回填塌陷坑洞,回填时应分层夯实,避免砂土等透水性较强土体回填,回填后应满足水田种植要求。回填之前,应阻挡灌溉水等地表水继续流入塌陷坑洞中,以免坑洞进一步扩大。(图片由成都市地质环境监测站提供)

编辑:温磊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