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员在高考考场监控大屏幕前观察 本报记者 张杰 摄
昨日一大早,副省长朱静芝就来到位于省招办的陕西省国家教育考试考务指挥中心,检查我省高考相关情况。朱静芝要求,各部门一定要齐心协力,确保通畅高考、平安高考和严肃高考顺利进行。
陕南局地有暴雨考生们是否顺利入场了?
陕南局地有暴雨,考生们是否都已顺利进入考场?这是朱静芝昨日最关心的问题。
上午9时06分,通过省考试考务指挥中心不停切换的考场监控图像,朱静芝与全省各市的相关负责人直接进行了视频对话。
朱静芝先询问了汉中考区的情况。当得知部分山区考生大多已于考试前一天抵达考场周边,目前考生都已按时抵达考场时,朱静芝表示了肯定。在与商洛市和安康市有关负责人对话时,得知考生都已顺利进入考场,一切正常时,朱静芝要求,一定要调动所有人员做好高考期间的管理工作。随后,她还与延安、西安、咸阳、铜川、宝鸡、渭南等市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对话。
朱静芝说,今年高考正赶上全省局地降雨。交通通畅是考生们顺利进入考场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交警部门已经提出了全力帮助有需求的高考考生,这也是保证通畅高考所必须的。高考期间虽然气温适宜,但是相关部门一定要注意饮食安全以及考场周边的校园安全,加强对突发问题的应急处置,以确保平安高考。
最为关键的是要确保严肃高考。高考公平需要每个人来营造,所有监考老师都要尽职尽责,尽力让考生能够平心静气地发挥所学,考出好成绩。阅卷老师也要做到认真评卷,对考卷予以正确评判。
风吹窗帘影响考生监考老师收拾一下!
在省考试考务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分割显示了8块小屏幕,其中一块小屏幕上显现出一个教室内的窗帘被风不停地吹起来落下去,影响一靠窗考生答题。“通知一下考场,让监考老师把窗帘收拾一下。”在指挥中心坐镇的相关负责人见状后,忙让相关工作人员紧急处理。没过多久,就见屏幕上显示有监考老师轻手轻脚地走到考生身边,将窗帘挽起,再也没有被风吹起来过。
监控全省12995个考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据介绍,通过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全省106个考区、351个考点、12995个考场内的实时动态情况都能尽收眼底。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处理,这样为实现高考公平提供了一个极为有效的保障。
为了保证考试有个公平的环境,省招办不仅严格考试工作人员的选聘,而且采取了回避制度。如专职考试人员有直系亲属或利害关系人参加高考,则回避接触试卷、答题卡;兼职人员如有直系亲属或利害关系人参加高考,则不得再参加高考工作。与此同时,今年安装在保密室和试卷分发场所的监控设备直接接入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时时接受监控。
省教育厅副厅长、省招办主任李谦表示,有了这样齐备的“千里眼”,对于各地市来说,无疑是一个有效的监督。
开考后问问试卷印刷好着没
上午10时40分,坐镇指挥中心的李谦询问起考卷的质量问题。当得知没有考生反映试卷印刷有问题时,李谦稍稍松了口气,但他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过监控的大屏幕,并一再要求工作人员调取各地市、各考场的相关场景细细地过一遍。据透露,整场考试结束之时,除了学生们的试卷要上交之外,考场的监控录像也要一并上交并长期保存。
据了解,为严肃考场纪律,省招办还做了充分的准备。其中,各考场不但禁止考生将有封套的橡皮带入考场,也禁止考生戴手表入考场;考生面向的正前方配备挂钟;每个考场的3名监考老师中至少有一名女性,在考前由女监考老师负责用金属探测仪对所有入场考生进行检测,收缴一切无线电信号接收、发射装置;如有考生利用通讯工具作弊、由他人代替考试或代替他人考试等,作弊行为情节严重的,将取消其当年考试各科成绩,下一年度不得报名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
另外,省招办还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以保证有突发安全事故时,能够妥善处置,确保考生、考试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考试安全。 本报记者 刘兢
监控录像要封存一年
本报讯(记者 段晓宁) 高考首日,在西安市公安、卫生、城管等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平稳度过。
昨日上午8时,西安市教育考试中心的监控系统已经开始工作,大屏幕上不断切换着来自全市各区县的考场监控画面。除了即时画面外,两侧还不断地滚动显示着区县各考点的考场数和考生人数。由考试中心、教育局、无线电管委会、城管执法局、供电局、保密局等十几个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高考保障组,都在全力关注着高考首门考试的秩序。
上午8时30分,监控画面显示,考生开始进考场;8时40分,考生全部坐在考场内;8时45分,监考老师开始拆封,分发答题卡。“从考试开始,考场里所有的动作都会被监控,这些监控录像都会被封存一年,以防后期查看使用。”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长赵晓林介绍说,今年西安市共有13个考区,84个考点,2411个考场,考生共70568人,截止上午9时30分,西安考生平稳进场,未出现意外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