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商网讯(记者 杨毅)近日中国科学院公布的一份《2010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对内地50座城市上班花费时间进行了排名,北京以52分钟居首,其次为广州48分钟、上海47分钟...西安29分钟。记者根据华商网友调查表了解到,其中有42%的网友上班花费时间平均约30分钟至一个小时,32%的网友上班花费时间超过一个小时。对此有不少网友质疑报告的科学性。
“西安29分,这个结果是怎么得来的?我乘公交上班的,每天都在50分钟左右,给各位拉后腿了真不好意思啊。”上班耗时排名公布后,引发网友激烈讨论。不少网友表示,排名公布的上班耗时与实际有很大差距,排名中的数字多数少于实际需要的时间。因此上班耗时排名的真实性遭到质疑。网友“观天下”称自己上班需要1个小时多点,上了5年班了,每天都是这样,如果是上下班堵车情况更糟,至于西安上班耗时29分的报告那应该是“被排名”了吧。在引发讨论之后,网友除了关注各城市实际的耗时情况外,如何解决上班路上耗时太多的问题则成了另一个备受关注的民生话题。
现在上下班已经成为人们一种沉重的精神负担,不少网友表示,有的时候在上班时等红绿灯的时间比较长,最近不骑电摩改为其他出行方式,都让自己的上班耗时变长了。有位网友说,非上班时间15―20分钟就能走完的路,到了上班时间就要花近30分钟,“同样的路,不一样的时间”,很无奈。不少网友都对西安上班耗时29分钟的结果感到不解,“不知道中科院的这个数据是怎么调查出来的?听说过身边有什么人参与调查了吗?”
针对网友的疑问,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透露,《2010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研究组依据各类权威统计年鉴,经过模型计算和有关的抽样调查,获得各市的有关结果,他指出,这份时间表,是依据五个度量指标计算出来的。
一、业态人口比例:日常选择开车、坐公交、骑自行车还是步行等方式去上班,对上班耗时有一定影响。从事一、二、三产业不同业态的人口,上班形式及出行方式有较大区别。比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多以步行和自行车方式出行;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多集中于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第三产业从业人员采用出租车和小汽车出行的比例较高。
二、平均上班路程:住宅离上班地点有多远,居住区的布局以及与工作区之间是否匹配。
三、人均道路长度:城市人口道路占有量和上班时间的交通拥堵程度。
四、城市立体交通建设率:城市的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城际铁路等立体交通的建设率比较高,有利于缓解城市拥堵。
五、公共交通出行率:大家是否选用公共交通去上班,这也会对道路状况产生影响。
相关质疑:中科院公布50城市上班耗时被质疑低于实际
新闻回放:报告公布50城市上班耗时排名 西安29分钟居第11位
西安人上班路程需要花费多长时间?答案是29分钟。5日,中科院在成都发布《2010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首次披露了全国50个城市的上班单程路程耗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