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华商评论
地方债“隐形”绝非长久之计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0-06-10 04:31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日趋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正引发社会担忧。社科院刚刚发布的金融蓝皮书认为,到2012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偿债本息占同期收入比率将超过20%的警戒线,达到26.6%,一直到2014年才能回落到警戒线。

  近年来,融资平台成为各地方政府规避法律风险、缓解财政资金压力的重要渠道。地方政府作为真正的偿债人隐性化,在客观上助长了债务规模的膨胀。虽然这种行政负债行为所蕴藏的风险并不能以单纯的市场标准来衡量,但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积极疏导势在必行。

  根据我国现行《预算法》的相关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既有的法律约束封杀了地方政府直接融资行为,但在当下地方事权与财权不相匹配的格局下,融资成为一项现实诉求。由此,将政府背景的地方投资公司推向融资前台、以企业债形式为地方财政“吸金”成为各地争相效仿之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之称由此得名。

  另一方面,恰恰是银行等金融放贷主体对地方政府负债的“默许”,才纵容了相关债务规模的急剧扩容。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2009年,全国9.59万的新增贷款有40%流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银行对地方政府的“示好”,除了顾及到国有商业银行体制与政府行为之间的历史渊源之外,也有其自身的商业考量。并且商业银行所承担的放贷风险并没有想象中的庞大,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大多用于地方市政投资项目,以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这些项目往往收益长期稳定,即使项目无法取得高额利润回报,却也不至于出现全面倒债的问题。

  但应当看到的是,地方政府隐形大规模负债并非长久之计,其中也不乏将银行借贷资金用做形象工程等滥用现象,而偿债资金来源不足的现实问题也不容忽视。对此,有关部门应正视地方资金缺口现状,在封杀既有违规债务行为的同时,必须逐步开放法律框架内的地方政府融资权,直至建立起全面的财政分权体制。

  去年经中央政府特批,全国总计发行了2000亿元的地方债券。这表明了地方政府的债券融资权利开始得到承认,这对于缓解地方财政缺口问题、优化地方财政收支结构是一个进步。但是,相形各地庞大的资金需求,这一融资规模可谓杯水车薪;而且地方债收益率设计单一、偏低,难以激发市场热情。事实上,地方政府债券在西方国家发展已较成熟,有关部门不妨借鉴其经验做好进一步制度设计。比如,依据发债政府的信用等级不同,所发债券的利率应该覆盖相应的风险因素,高风险则应该高溢价;再比如,地方债根据还本付息资金的来源不同,分为一般责任债和市政债券两种。前者以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为担保,所筹集的资金用于非营利性公益项目,比如非收费公路与公园等;而后者则以项目自身的营利来偿还债务,用于营利性公共产品投资,比如高速公路、污水处理厂、基层政府拖欠的教师工资等,以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由于债券品种各不相同,相应债券市场的融资安排也各具差异,涉及到利率水平、融资期限、还款方式、免税优惠等等。

  地方融资平台规模巨大,是地方政府融资需求迫切的客观反映,短期内全面封杀将可能引发金融风险,但从长期看也绝不能够再放任自流,规范的制度建设已经刻不容缓。(马红漫 经济学博士)

编辑:赵萌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