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与“富人”的住房不宜截然分开,武汉今后将不再成片开发经适房。6月14日,记者从全国网络媒体湖北·武汉记者见面会了解到,武汉市今后无论开发什么楼盘,都将采用富人与穷人混居的方式进行。
让不同收入层次者在同一住宅区和谐相处,情感交融,这种近乎“大同”的梦想,确实令人向往。收入的档次不同,消费层次、生活方式自然形成难以逾越的鸿沟。因此,不同收入层次者,不仅在国外有富人区和穷人区的明显区分,在国内也会选购不同价位档的住房。要人为消除收入迥异者之间的住房区位分离,大概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虽然武汉欲借行政手段发力,规定成片开发的商品房,必须拿出一定比例做经适房和廉租房,来圆贫富混居之梦,但几近“拉郎配”的下篇文章如何续写,即如何让混居之后的不同收入群体都能安居乐业,则未见有周详的筹谋。
不同档次的住宅,比邻在同一个小区内,相伴在同一片蓝天下,虽然表面上能取得“混搭”式的怪异平衡,但住宅区内外的服务设施,如何实现不同消费能力群体的“众口可调”,则需要相当精细的预案。比如,不同档次住宅的住户,如何分摊小区物业管理费用,就需要小区物业恰当平衡。低收入者固有困难,但高收入者的所得也非天外飞来的横财。小区附近幼儿园、学校以及各类服务配套场所、设施,也需做到高低搭配,以满足不同阶层的需求。
如果在这类事务上,不能求得不同收入群体的和谐相处,则行政主导的贫富混居计划,将极易因或贫或富一方的用脚投票而破产。即便绝大部分人会因房屋是一宗不菲的开支而选择隐忍留下,但贫富群体心理的隔阂将比混居之前更深———而消除贫富对立以及心理隔阂,本是武汉市主导贫富混居的主要考量。
诚然,一个贫富鸿沟巨大的社会容易导致“仇富”,而一个“仇富”氛围浓重的社会必然充溢着令人揪心的紧张。但只要贫富之间不存在 “贫二代”、“富二代”那般坚不可破的壁垒,只要财富的品质经得起阳光的曝晒,这个社会依然是温情脉脉的。与其生硬撮合贫富混居,不如在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等打通脱贫致富路径方面多出韬略,不如在提升财富品质上多想办法。
此外,有关部门只管主导贫富混居,却把混居之后的诸多管理、协调事务丢给物业管理等机构,此种做法不是有失厚道,就是有欠考量。如此操作,可为混居住户带来几多福音,颇值得追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