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核安全局有关负责人6月16日向媒体通报,大亚湾核电站二号机组反应堆中的一根燃料棒包壳出现微小裂纹,其影响仅限于封闭的核反应堆一回路系统中,放射性物质未进入到环境,未对环境造成影响和损害。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为保证工作人员、公众、社会和环境的安全,核电站按照纵深防御原理设计了核燃料包壳、一回路压力边界和安全壳三道实体屏障,以防止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核电站按照运行技术规范的要求,对一回路放射性进行连续监测。2010年5月23日,大亚湾核电站二号机组正处于正常的功率运行状态,一回路放射性水平例行监测中,发现核反应堆一回路放射性碘核素及放射性气体活度异常上升,经研究判断为一根燃料棒包壳出现微小裂纹,其影响仅限于封闭的核反应堆一回路系统中。核反应堆一回路压力边界和安全壳完整性良好,确保放射性物质不会进入到环境。核电站设置的监测仪器显示厂房内和厂房周围环境的放射性水平无异常变化,环境保护部在大亚湾核电站周围设置的放射性监测点的独立监测也未发现异常变化。
这位负责人指出,大亚湾核电站二号机组核反应堆一回路冷却剂放射性水平虽然较往常有异常升高,但仍低于正常运行限值的十分之一,满足核电站运行技术规范的要求,不影响核电站的正常运行。大亚湾核电站二号机组反应堆中有四万多根燃料棒,个别燃料棒出现破损,属于正常运行工况。我国核电站燃料棒的可靠性与国际水平相当,在核电站的设计中考虑了正常运行时允许有一定的燃料棒破损率,世界上和我国核电站的实际运行中也出现过极少量燃料棒的破损,只要反应堆一回路放射性水平控制在规定限值内,核电站仍允许运行,燃料棒破损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和损害。目前该机组一回路冷却剂放射性水平已下降并趋于稳定,机组仍然在正常运行中。
这位负责人说,国家核安全局将继续关注此事进展,督促大亚湾核电站认真进行原因分析,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核电站运行安全。
国家核安全局是环保部旗下机构之一,负责全国的核安全、辐射安全、辐射环境管理的监管工作。
相关新闻:广东核电集团否认大亚湾发生放射性核泄漏
针对近日有关媒体发表的大亚湾核电站发生核泄漏的报道,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15日发表澄清公告称:大亚湾核电站两台机组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没有发生放射性核泄漏事件。【详细】
香港公司证实大亚湾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
香港中华电力证实,深圳大亚湾核电厂在5月23日发生反应堆内的核泄漏事故;中电强调有关泄漏极微小,并不列入国际核事件评级内,不会对公众构成危险。中电证实,和香港仅距离50公里的深圳大亚湾核电厂5月23日发生反应堆内的核泄漏事故,核电站二号机组反应堆核心的一根燃料棒疑因质量问题出现小洞造成泄漏,使反应堆冷却水的放射性碘核素和放射性气体均上升,但问题燃料棒仍未更换。【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