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微生物处理淤泥现场。
5月4日,工作人员在护城河河底挖出臭黑淤泥。
6月18日,工作人员展示经过处理后的护城河水。
本报讯 6月18日,护城河玉祥门到西门段500米的清淤示范区运用菌种清淤取得成功,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清淤,这段示范区清淤设备已撤掉,河水变得清澈起来。
5月5日开始,西安城墙景区管委会与省环保厅在护城河玉祥门到西门段500米开辟了示范区,在这段护城河里安装了设备,使菌种和淤泥充分接触,逐渐“吃掉”了河里淤泥里的有机成分。4年来护城河里淤积的淤泥污染物一次性得到了清除,淤泥由原来的30到40厘米厚,变成现在10厘米厚的泥沙,使这段护城河变得清凉洁净起来,示范区取得了成功。
据悉,这一技术计划将在整个护城河进行推广,采用这一技术,可以使护城河的水质达到三季清澈雨季不臭。届时,护城河将实现全段清澈。
大图:6月18日,在经过处理后的玉祥门到西门段护城河,河底已经挖不出臭黑淤泥,呈现出的是清凉洁净的河水。
文/图 记者 侯智
|